石家庄市辛集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5年,是第十个五年规划的最后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等城市的宏伟目标,进一步理顺构建和谐辛集的思路,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落实宏观政策,突出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强化重点项目和县域经济两大支柱,大力扶持和发展民营经济,求真务实,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立足服务,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提高。 一、 综合 县域经济在结构调整中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上新台阶,经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1208660万元,按可比口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12.1%,比2000年增长55.4%,年均递增9.2%。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60480万元,同比增长5.5%,比2000年下降2.77%,年均递减0.5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41517万元,同比增长20.5%,比2000年增长112.2%,年均递增16.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6663万元,同比增长11.7%,比2000年增长41.9%,年均递增7.2%;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0.4%、47.0%、32.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810元,同比增长21.2%。全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4.63%,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对地域经济的贡献率越平越突出,完成增加值907762万元,同比增长18.3%,上交税金43628万元,同比增长22.1%,占全部财政的77.9%。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10048人,同比下降0.02%,其中:非农业人口201055人,农业人口408993人,城镇人口200706人,城镇化率32.9%;人口出生率10.48‰,死亡率6.64‰,自然增长率3.84‰。 二、 农业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潜力正在显现,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2007万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农业产值264767万元,同比14.0%,林业产值1151万元,同比增长4.3%,牧业产值214543万元,同比增长6.7%,渔业产值394万元,同比下降10.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52,同比增长6.5%,农业产业化经营率76.5%。 种植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保粮扩果、稳棉增菜。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49553亩,总产量512899吨;油料播种面积134561亩,总产量37546吨;棉花播种面积126607亩,总产量9658吨;蔬菜播种面积242025亩,总产量1815940吨;果品面积332397亩,总产量253782吨;水产品面积825亩,总产量520吨。 畜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生猪、奶牛、羊等养殖业增势强劲,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4.5%,肉类总产量86890吨,同比增长2.2%,禽蛋总产量154064吨,同比增长4.8%,奶总产量31322吨,同比增长93.1%。 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普及,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田有效灌溉率达100%,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08.6万千瓦,同比下降7.4%,大中小型拖拉机1198辆,同比增长2.8%,农用排灌机械48970台,同比增长0.1%,农业用电16583.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74.8%,化肥施用量(按实物量计算)221634吨,。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工业,产销两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通过转制,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内在活力,私营企业、优势行业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随着科学管理模式的引入、机制的不断优化、市场观念的更新,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增强了生存能力,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尤为突出。全部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026481万元,同比增长33.1%,增加值557129万元,同比增长2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0家完成产值1304987万元,同比增长33.2%,增加值386612万元,同比增长34.7%,利税171413万元,同比增长38.1%,利润119449万元,同比增长28.6%;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21494万元,同比增长13.2%,增加值170517万元,同比增长6.1%。 建筑业全年完成产值50895万元,同比增长13.2%,施工面积98.8万平方米,当年施工55.86万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人数5890人。 四、 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度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利民实事和重点项目建设的督导力度,新建、在建项目、城区规划、基础设施建力度的加大,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6370万元,同比增长31.63%,城镇投资313560万元,同比增长33.69%,其中:城镇286183万元,同比增长37.34%,房地产18890万元,同比增长9.56%,城镇私人建房8487万元,同比增长4.14%;农村非农户投资47810万元,同比增长9.99%,农村个人投资35000万元,同比增长48.43%。 五、 国内贸易、物价、外经 在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随着城市环境的优化、功能的完善,城乡集贸市场更加活跃,全社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06146万元,同比增长14.1%,城乡集贸市场成交额591232万元。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走势总体平稳,市场物价有升有降。全年消费价格总指数102.3%,比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101.2%,比上年下降10.1个百分点,饮料烟酒价格指数100.1%,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衣着类价格指数103.3%,比上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指数102.1%,比上年提高了3.6年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指数99.9%,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交通和通讯价格指数101.4%,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指数105.0%,比上年提高了1.8年百分点,居住类价格指数104.5%,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1.9%,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101.3%,比上年下降7.5个百分点,饮料、烟酒价格指数100.3%,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服装鞋帽类价格指数103.9%,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纺织品类价格指数101.2%,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价格指数99.0%,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文化办公用品价格指数99.6%,比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日用品价格指数102.5%,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体育娱乐用品价格指数99.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交通、通信用品价格指数94.3%,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家具价格指数103.8%,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类价格指数96.8%,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燃料类价格指数114.9%,比上年下降5.5个百分点,建筑材料及五金电料类价格指数100.8%,比上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