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裕华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六、财政、税收 2008年,我区积极培植财源,加大征管力度,深化财税改革,财政收入实现了稳定增长。全年财政收入完成19.8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中央级收入9.1亿元,增长28.2%;省级收入2.06亿元,增长15.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71亿元,增长4.1%;全部税收19.47亿元,增长15.8%;国税收入9.43亿元,增长33.3%,地税收入10.03亿元,增长3%;财政系统收入0.4亿元,同比下降6.3%。 财政支出4.98亿元,其中用于文化、教育等经费支出1.97亿元;用于医疗卫生的经费支出0.38亿元;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经费支出0.35亿元;用于科技的经费支出0.08亿元。 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七、对外经济 2008年,我区继续实行对外开放战略,努力开展招商引资。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62万美元。年末全区累计注册“三资”企业29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2242万美元,资金到位率78%,实际投产企业22家。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2008年,全区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带动战略,科技事业取得较好成绩。全年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3项,申请专利24项;全区技术贸易机构6家,签定技术合同26份,成交额4210万元,各类民营科技企业21家。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区各类中学12所,全年初中招收新生5324人,在校生20679人;高中招生2661人,在校生8667人。职业中学21所,08年招生6443人,在校生11284人;其中国办职中3所,08年招生385人,毕业986人。小学校45所,08年招收新生5164人,在校生2710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升学率100 %。年末幼儿园36所,入园儿童9879人,儿童入园率90.3%。 文化事业进一步得到繁荣发展。年末全区共有各类演出1280场次,文化站点98个,图书馆室93个,棋牌娱乐室98个,闭路电视台13个,档案馆14个。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健康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25个(含驻区医疗机构,下同),床位5600张,医护人员4280人,其中医师、医生2205人。区属医疗机构240个,床位800张,医护人员1280人。村级和社区卫生机构进一步完善发展,全区达到村村建有卫生站。 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08年,全区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全年举办区级运动会及各种竞赛40项次,参赛队410个,参赛人数2680人次。 九、劳动工资、社保、就业、人民生活 社会从业人数增加,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年末全区在岗职工人数8046人(区属以上单位),其中男3302人,女4744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2090元,比上年增长27.2%;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29814元,增长26.2%。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年末社保参保人数31483人,同比增长13.6%;其中企业30551人,增长14%,机关、事业单位932人,增长3.6%。年末医保参保人数97500人,同比增长100.9%。年末享受低保户数2216户,5564人,达到了应保尽保。 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登记失业率为3.2%,较去年降低0.4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70元,比上年增长12.8%;人均消费性支出12094元,增长16.6%,支出结构变化明显,用于食品、衣着方面的支出继续减少,用于家庭设备及服务、文化、教育、娱乐、住房等方面的支出逐渐上升;农民人均纯收入8651元,比上年增长11%;人均生活费支出6902元,增长11.8%。年末城乡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152台,冰箱、冰柜91台,洗衣机110台,空调器、电风扇155台,摩托车49辆,家用电脑52台;城乡人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区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为82.1平方米,比去年增长12.5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比上年提高4.2%。 城市居民收入和农民纯收入(元) 注:1、本统计公报使用数据为2008年度最终核定数据; 2、本数据由区统计局综合科负责解释。电话:865783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