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延寿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延寿县统计局 2007年1月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务实创新、富民强县”的总体要求,努力推进工业强县、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努力转变增长方式,经济活力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圆满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任务,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亿元,增长10.6%;第二产业增加值4.9亿元,增长30.1%;第三产业增加值7.1亿元,增长10.9%。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6.4:22.5:41.1调整为34.7:26.7:38.6。非国有经济全年实现增加值14.1亿元,增长14.8%,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6.5%,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7025万元,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5702万元,增长25.0%。全口径支出32719万元,增长223.9%,在增支减收因素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收支平衡。 农业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生产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依托,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为手段,以特色农产品和绿色产品生产为主,形成了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441万元,增长11.1%。粮食生产在遭受严重旱灾和低温情况下,仍有较好的收成,粮豆薯总产量达到38.4万吨。 畜牧业生产迅猛发展。坚持绿色畜产品开发,集中力量发展肉牛、生猪、山绵羊和肉蛋等畜禽产品及特色养殖业。畜牧业实现产值16549万元,比上年下降9.9%,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7.0%,比上年下降4.2个百分点。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实现产值水产品产量2160吨,其中养殖产量2110吨;养鱼户达到359户,养鱼劳动力698人。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总动力14.2万千瓦。大中型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分别为744台和928辆;农村用电量3905万千瓦时。 林业生态ㄉ杓岢秩〉眯陆谷缁岚炝忠担窀懵袒姆秸耄蟾恪叭帧苯ㄉ瑁逋平忠瞪ㄉ韫こ獭H旯餐瓿稍炝?1.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7%。 工业 工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25.5%;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5827万元,增长13.0%。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6248万元,增长30.8%。 招商引资 2006年与域外客商洽谈项目345个,成功引进项目53个,其中超千万元项目14个。协议引进资金6.47亿元,其中合同利用外资906万美元。实际到位4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725万美元。向上争取资金1.24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436万元,增长32.0%。其中:国有经济投资10269万元,非国有经济投资5018万元。在所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中,预算内资金1667万元,利用外资1550万元,自筹5819万元,其它资金800万元。全年固定资产项目9个,竣工项目9个,竣工投产率100%。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2763万元,增长7.1%。 邮电通信业继续发展。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040万元,增长5.5%,邮政储蓄余额46298万元,增长10.2%。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932万元,增长13.3%。 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繁荣兴旺,商品销售稳步增长。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76260万元(含庆阳农场),比上年增长13.0%。国有经济全年实现零售额1302万元,增长169.6%。非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74958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个体经济零售额48089万元,增长11.3%。 市场物价稳中有升。 金融、保险业 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204万元,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保费收入达4926万元,理赔453万元。 金融信贷规模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7262万元,比年初下降0.0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8128万元,比年初下降0.7%,其中:短期贷款139182万元,增长0.9%;中长期贷款8946万元,下降20.4%。 保险业持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926万元,比上年增长26.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10万元,增张1.2%;人身险保费收入4401万元,增长29.9%。全年赔款金额453万元。 二、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镇建设 结合旧城区改造,新建4万平方米及结转上年2.4万平方米的商服住宅楼全部投入使用;硬化城镇道路15条(段)、6.3万平方米;完成文化广场、山河公园二期工程建设和殡仪馆搬迁任务;投资6000万元的67.6公里延中通乡公路全线通车;完成通村公路7条66公里建设任务。实施蚂蜒河堤坝、新城灌区渠系、华炉灌区渠首等整修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万亩;打人畜饮水井28眼,解决了25村、28自然屯、7300口人饮水难问题。 环境保护和治理 城镇有环境监测站1个,监测人员7人;县城环境噪音达标区4个,达标面积5平方公里;县城空气中大气总悬浮微粒日均值为0.10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0.021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均值为0.0835毫克/立方米;县城地面水质达标率为83.3%,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城镇卫生和绿化 每天出动清扫清运工作人员80余人,出动垃圾车辆50多台次,对城镇垃圾进行清扫清运。全年植树6500株,栽花4万棵,新增公共绿地470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36平方米。 三、社会事业 科技 全年向市科技部门申报公关项目10项,推广工农业生产先进实用技术60多项,全年参加科技培训人数达10.8万人次,申报星火计划项目5项,民营科技企业有去年的33户发展到37户,民办科研机构由去年的8户发展到9户。 教育 进一步巩固了“两基”成果,“控辍”工作成效显著。2005-2006学年度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下降了0.3%;全年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全县各类学校共招生8160人,在校生31879人,毕业生814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34个,学前班90个,入园儿童1975人,各类学校教职工2852人,其中教师2503人,占8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