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延寿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2-05 哈尔滨市延寿县统计局

延寿县统计局

2005年2月

2004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县委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富民强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统领,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和更大的进步。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亿元,增长23.6%;第二产业增加值4.12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3.83亿元,下降0.5%。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5:36.8:35.7调整为37.6:32.4:30.0。非国有经济全年实现增加值10.1亿元,增长21.5%,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9.3%,比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5430万元,比上年下降4.0%。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411万元,下降12.4%。全口径支出23763万元,增长29.0%,在增支减收因素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收支平衡。

农业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生产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依托,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为手段,以特色农产品和绿色产品生产为主,形成了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531万元,增长36.4%。粮食生产在遭受严重旱灾和低温情况下,仍有较好的收成,粮豆薯总产量达到302237吨。

畜牧业生产迅猛发展。坚持绿色畜产品开发,集中力量发展肉牛、生猪、山绵羊和肉蛋等畜禽产品及特色养殖业。畜牧业实现产值13343万元,比上年增长55%,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9.2%,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实现产值水产品产量1823吨,其中养殖产量1789吨;养鱼户达到326户,养鱼劳动力676人。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总动力12.3万千瓦。大中型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分别为744台和928辆;农村用电量3905万千瓦时。

林业生态建设坚持取得新进展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方针,大搞“三林”建设,整体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全年共完成造林11.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3%。

工业

工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3.8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15万元,下降0.6%;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30325万元,同比增长7.8%。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124220万元,比上年增长2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1132万元,增长32.5%;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103088万元,增长24.5%。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6248万元,增长30.8%。

招商引资

2004年与域外客商洽谈项目345个,成功引进项目53个,其中超千万元项目14个。协议引进资金6.47亿元,其中合同利用外资906万美元。实际到位4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725万美元。向上争取资金1.24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87万元,增长67.8%。其中:国有经济投资10269万元,非国有经济投资5018万元。在所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中,预算内资金1667万元,利用外资1550万元,自筹5819万元,其它资金800万元。全年固定资产项目9个,竣工项目9个,竣工投产率100%。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5852万元,增长3.3%,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比上年下降0.7百分点。

交通运输能力有所提高。

邮电通信业继续发展。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040万元,增长5.5%,邮政储蓄余额35639万元,增长10.2%。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832万元,增长13.3%。

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繁荣兴旺,商品销售稳步增长。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38000万元(含庆阳农场),比上年增长4.9%。国有经济全年实现零售额3652.8万元,下降13.8%。非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34347.2万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个体经济零售额19167.7万元,增长10.1%。

市场物价稳中有升。

金融、保险业

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037万元,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1%。

金融信贷规模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4762万元,比年初增长11.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1607万元,比年初下降6.3%,其中:短期贷款127100万元,下降6.4%;中长期贷款14507万元,下降5.9%。

保险业持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3633万元,比上年增长26.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08万元,下降25.8%;人身险保费收入3325万元,增长29.9%。全年赔款金额550万元,赔付率15.1%。

二、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镇建设

结合旧城区改造,新建4万平方米及结转上年2.4万平方米的商服住宅楼全部投入使用;硬化城镇道路15条(段)、6.3万平方米;完成文化广场、山河公园二期工程建设和殡仪馆搬迁任务;投资6000万元的67.6公里延中通乡公路全线通车;完成通村公路7条66公里建设任务。实施蚂蜒河堤坝、新城灌区渠系、华炉灌区渠首等整修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万亩;打人畜饮水井28眼,解决了25村、28自然屯、7300口人饮水难问题。

环境保护和治理

城镇有环境监测站1个,监测人员7人;县城环境噪音达标区4个,达标面积5平方公里;县城空气中大气总悬浮微粒日均值为0.10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0.021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均值为0.0835毫克/立方米;县城地面水质达标率为83.3%,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城镇卫生和绿化

每天出动清扫清运工作人员80余人,出动垃圾车辆50多台次,对城镇垃圾进行清扫清运。全年植树6500株,栽花4万棵,新增公共绿地470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36平方米。

三、社会事业

科技

全年向市科技部门申报公关项目10项,推广工农业生产先进实用技术60多项,全年参加科技培训人数达10.8万人次,申报星火计划项目5项,民营科技企业有去年的33户发展到37户,民办科研机构由去年的8户发展到9户。

教育

进一步巩固了“两基”成果,“控辍”工作成效显著。2003-2004学年度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下降了0.3%;全年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全县各类学校共招生8160人,在校生31879人,毕业生814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34个,学前班90个,入园儿童1975人,各类学校教职工2852人,其中教师2503人,占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