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宾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5 哈尔滨市宾县统计局

2003年以来,我县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县委、县政府跨越式发展县域经济的总体思路为指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招商引资工作为重点,同心协力,努力拼搏,为县域经济的长足发展做出了贡献。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1.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7.6亿元,比上年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17.6亿元,比上年增长22.3%;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6.1亿元,比上年增长22.7%。

一、农业

2003年,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国土整治、龙头企业建设、乡村集体经济管理等重点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工作成效。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迈出了新步伐,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绿色农业发展取得了新突破。由于年初旱情的影响,全县粮食总产量下降。但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最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全年实现粮豆薯总产47.9万吨,比上年减少27.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33.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84%。其中农业产值12.7亿元,下降5.8%;林业产值1.3亿元,增长2.8%;畜牧业产值19.5亿元,增长9.05%;渔业产值0.13亿元,增长2.9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6亿元。

全县建设绿色大豆基地4万亩,绿色水稻基地5000亩,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0%,并在“宾州”牌绿色大豆、“宾州”牌大豆油、“宾州”牌大豆粕、“猞猁河”牌无公害水稻三个品牌上得到省级A级绿色食品认证,绿色食品有了进一步发展。

二、工业

工业经济发展强劲。2003年,全县上下以“工业强县”为己任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努力盘活资产存量,积极招商引资。一年来,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共计引进固定资产超百万元项目46个,项目预计总投资19.3亿元。全年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实现58.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户,共实现产值6.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1.76亿元,比上年增长26.3%。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完成5.7亿元,比上年增长17%;利税总额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28.4%;利润总额实现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4%。

三、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建设及公益事业

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改善。2003年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质和量的突破,全年共引进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的项目46个,并加大了对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工作的投入力度,使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6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全部是基本建设投资。其中,工业投资5.38亿元,比上年增长236%。

全县商服住宅建设面积12.2万平方米;拓宽改造了文靖路、东方路、建华路等5条次干道;新建地下排水管线1567延长米;新铺装彩色步道板5000平方米。开展了城区绿化工程建设。在迎宾路、东西大街等42条主次干道及休闲广场等地栽植绿化树1.5万株,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6.8%,人均公共绿地达到3.2平方米。

四、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

全社会完成货运周转量6966万吨公里,比上年减少3.0%,完成客运周转量10520万人公里,比上年减少6.9%。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649万元。全县城镇电话用户24996户,乡村电话用户52417户,手机用户56312户,小灵通用户14237户。

五、商业和物价

市场繁荣,货源充足,供需基本平衡,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县的零售额7.1亿元,增长10.8%;县以下零售额4.3亿元,增长10.6%。城乡集贸市场26个,集市贸易成交额1.8亿元,增长8.5%。

全县物价水平略有上调。商品零售价指数为101.4%(以去年同期为100%)。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2%(以2000年同期为100%,下同)。各类消费品价格指数是:食品类106.6%,烟酒及用品类101.6%,衣着类97.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104.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100.0%,居住类104.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92.8%,交通和通讯类99.3%。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县积极开拓税源,狠抓增收节支,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全县财政总收入15681万元,按可比因素计算,比上年增长9.73%,财政支出30042万元,比上年增长7.59%。

年末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0907万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4209万元,比上年增长23.3%;各项贷款余额160358万元,比上年减少9.4%。

保险事业持续发展。全县保费总收入2869万元,比上年增长5.3%;赔款支出781万元。全县承保人寿保险总人数达48607人,人险保险金额达207310万元。

七、科学、教育、文化、体育、旅游

全县科技进步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2003年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成效显著。承担国家、省、市科技攻关项目12项,油田专用抽油机供电控制一体化技术研究项目填补了我县连续8年没有工业领域科技立项的空白。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中小学195所,其中,中学35所,小学160所。小学入学率为100.0%,巩固率为99.5%;初中生巩固率为98.8%。职业中学在校学生690人;高中在校生4297人,增长8.9%;初中在校生24091人,下降3.1%。小学在校生36765人,减少10.7%。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建了宾县疾病防控中心,对突发疾病的防控能力明显增强。2003年末医院、卫生院等各种卫生机构为23个,拥有病床710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达1029人。

旅游事业蓬勃发展。以国家4A级旅游区二龙山为龙头,全县旅游景点得到进一步开发,唱响了旅游业快发展的前奏。全年旅游总收入为1.2亿元,旅游人数达到120万人次,实现利税600万元。同时,依托旅游招商,引资7000万元新建和扩建了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为创造国内外闻名旅游区夯实了基础。

八、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3年末,全县总人口611915人,比上年末增长0.2%,其中:农业人口500214人,非农业人口111701人。人口出生率为6.68‰,比上年同期下降0.39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3.93‰,下降0.0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5‰,比上年下降0.31个千分点。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人数为25540人,在岗职工年工资总额21991万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8610元,增长2.1%。农民人均纯收入2658元,比去年增长1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49元,比去年增长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