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依兰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2-05 哈尔滨市依兰县统计局

依兰县统计局

2004.4.16

2003年,县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沉着应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严峻困难和挑战,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国民经济较快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活

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2003年我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为210305万元,可比价增幅为12.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为74732万元,同比增长为8.1%;第二产业增加值46303万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89270万元,增长10%。

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同期为101.9,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为97.6,同期为101.8,下降的幅度较大。

二、农业

2003年实现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为139146万元,可比价增幅为4.6%,其中:农业产值为91084万元,同期为89041万元;林业产值为4388万元,同期为4140万元;畜牧业产值为35044万元,同期为31598万元。渔业产值为2682万元,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23073公顷,比同期增长了4.1%,其中粮食103073公顷;同期97474,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20002公顷,比同期增长了24.6%,绿色食品播种面积为18000公顷。

粮食总产量与同期相比略有下降,水稻产量为15.9万吨,玉米9.6万吨,大豆为1.5万吨,今年调整了种植结构,加大经济含量较高的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了农业的产出。今年粮食价格增幅较大,农民真正尝到了种植的甜头,耕耘的乐趣。

工业

近几年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产销衔接进一步改善。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为194532万元,同期实现为146474万元。与同期可比增幅为18.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个,实现工业总产值为84876万元,同期为71659万元,规模以下为109565万元,同期为93015万元。规模以上实现利税为1830万元。

工业发展趋势非常良好,规模以上的比重逐年上长。气化厂今年生产形式非常好,这样以哈尔滨气化厂为龙头的依兰县煤化企业拉动了依兰县工业企业的迅猛的发展。

建筑企业个数为6个,比同期的8个少2个,主要是整顿了建筑市场小型建筑企业被兼并,建筑业产值为11248万元,比同期9383万元,上升了19.8%。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2358万元,比同期23300万元。增幅为16.5%。

五、批零贸易业

批零贸易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0178万元,同比增长1.4%,餐饮业零售额2601万元,同比增长4.7%;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5979,增长3.6%。

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全年境内公路里程为1009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为2481辆,比同期增长481.%,其中:载客汽车为1619辆。

依兰县拥有18个邮电所,邮电业务总量为6042万元,比同期5094万元,增长18.6%。本地电话用户为76639户,同比增长45.2%。

七、教育和卫生

2003年拥有28所中学,155所小学,普通中学任职教师为1634人,同比增长0.6%,小学任职教师为2310人,同比增长1.4%。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为28238人,同比增长为2.8%。小学在校学生数为23629人,同比增长为2.8%。

医疗机构为16个,床位为561张,卫生技术人员为808人。

八、人口、人民生活和基础设施

全县总人口为38.9万人,同比增长为1.8%。

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为3550元,比同期4022元增长为1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00元,同期为2023元,增长为38.4%。

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9264元,同期为7891万元,增长了17.4%。

财政收入总收入为14244万元,同期为10857万元,增长了31.2%。地方财政收入为10921万元,同比增长25.3%。财政总支出为26453万元,同比增幅为19%。

人民生活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基础实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依兰县行政区域面积为46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71万亩,林地面积为163312公顷,湿地面积为70226公顷,草原面积为27600亩,滩涂面积为17万平方公里,水能资源蕴藏量为25万千瓦时,中小型水库21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