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依兰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依兰县统计局 2004年,全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战略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结构、振兴全县经济的发展。 一、综合 2004年全县国民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全年实现依兰县生产总值(GDP)24876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9%,增幅提高了3.5%。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为81453万元。可比价增幅为5.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为59305万元,可比价增幅为25.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8002万元,可比价增幅为18.6%。三个产业的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占(GDP)比重由2003年的35.9%、22.0%、42.1%调整到2004年的32.7%、23.8%、43.5%。 居民物价消费指数为103.9%。 二、农业 2004年在国家对农民政策指引下,全县的农业经济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取得了大好形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5930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09197万元、可比价增幅为%;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68.5%。 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4611万元;可比价增幅为%;占第一产业总产值比重的2.8%。牧业总产值36594万元,可比价增幅为%;占第一产业总产值比重为23.0%。 渔业总产值2866万元,可比价增幅为%,农业服务业实现总产值为6035万元,可比价增幅为%。 农业生产统计进一步改善,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为24.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0%。化肥使用量(折纯吨)12153吨,增长为5.1%,农药使用量为352吨,比同期增长9.0%;地膜使用量为221吨,比同期增长6.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2676万公顷,增长8.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几年来依兰县工业生产企业产销两旺。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8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占GDP比重53.1%。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19.6亿元,增长15.3%,增幅提高1.7个百分点,是1998年开始同口径统计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411.1亿元,增长15.2%;集体企业增加值24.7亿元,增长16.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343.9亿元,增长15.1%。轻工业增加值192亿元,增长16.1%;重工业增加值1427.6亿元,增长15.2%。全省以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和林木加工等六大工业基地为重点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245.7亿元,增长20.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3.7%。 工业企业研发力度加大,全年完成新产品产值243.9亿元,增长36.0%。产销衔接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98.0%,提高0.2个百分点。轮胎外胎、大米、金属切削机床、钢材、焦炭、工业锅炉等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 工业企业盈利水平再创新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092.3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实现利润760.2亿元,增长29.8%。工业利税是1998年开始同口径统计以来最多的一年。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84,提高25.5个点。地方工业经济效益继续大幅度提高,全年地方工业实现利税140.7亿元,增长41.6%,其中实现利润42.3亿元,增长1倍。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年建筑业企业增加值34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在全部建筑业企业中,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的建筑企业(不包括劳务分包企业,下同)施工规模扩大,房屋施工面积3864.1万平方米,增长9.9%。招投标面积扩大,实行投标承包的施工房屋建筑面积占全部施工面积的比重为82.5%,提高2.4个百分点。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实现利润5.6亿元,增长14.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5.3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是1995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地方项目投资力度加大,完成投资1233.7亿元,增长29.8%,占全部投资的81.4%。民间投资明显增多,完成614.2亿元,增长44.5%,占全部投资的40.5%,提高6.3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871.6亿元,增长10.0%。工业投资呈现出近年来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完成投资490.2亿元,增长22.7%,增幅提高11.6个百分点,其中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林木加工等六大工业基地完成投资415.4亿元,增长19.9%,占全部工业投资的84.7%。大项目数量多、带动作用大,亿元以上建设项目共346个,比上年增加72个,完成投资558.3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显现,全年新增固定资产928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0.5%。各类房屋竣工面积2717.3万平方米,竣工率56.9%。共有3584个城镇建设项目建成投产,项目建成投产率为72.3%。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旺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增幅提高2.9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农村消费升温,实现1999年以来首次两位数增长,成为消费品市场新的“亮点”,农村市场零售额190.4亿元,增长11.7%,增幅提高5.3个百分点;城镇市场零售额1365亿元,增长13.2%,基本改变了过去城乡市场“一热一冷”的局面。餐饮业已消除“非典”影响,零售额增长17.0%,增幅提高3.6个百分点,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批发贸易业零售额1341.4亿元,增长12.5%。热销商品增势强劲,在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中,建筑装饰材料、通讯器材和洗涤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9倍、55.9%和53.9%。数码相机、移动电话和摄像机的零售量分别增长1倍、83.0%和70.1%。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继续攀升。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6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4%。其中,出口36.8亿美元,增长28.1%;进口31.1亿美元,增长26.7%。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一是对俄罗斯贸易仍占主体,实现进出口总值38.2亿美元,增长29.4%,占全省的56.3%,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对俄出口21.5亿美元,增长31.5%。二是私营企业进出口居各种经济类型的第一位,实现进出口总值38.1亿美元,增长99.6%,占全省比重达56.1%,提高2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1.3亿美元,增长90.2%。三是出口产品结构有所改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分别为4.8亿美元、1.1亿美元,分别增长81.0%和30.1%。 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外商投资12.4亿美元,增长20.1%。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继续增长。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6亿美元,增长29.5%。年末在外劳务人员874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