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呼兰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2-05 哈尔滨市呼兰区统计局


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区拥有高等学校18所(其中坐落在利民开发区的学校17所);普通中学36所,在校生55389人;小学121所,在校生30128人;幼儿园90所,在园9019人;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控制学生辍学率0.003%,初中控制学生辍学率0.7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3.5%,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二)文化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区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一个,文化馆一个,公共图书馆一个;全年文艺演出60余场次,观众达3万人次;放映电影150场,观众达7.5万人次。

(三)体育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取得进步。全年开展各类全民健身及体育竞赛活动8次,区级以上群众性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参加人数达18万人次。全区健身场所14处,共获得哈尔滨市各类奖项5项。

(四)卫生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至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5个,共有卫生床位2052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353人,其中职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801人,注册护士602人。农村卫生院16个,床位388张,卫生技术人员500人。全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7.8人,比上年同期增长4.1%。

(五)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至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达33161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35980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20072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005人,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人数2740人。

三、人民生活

(一)人口与劳动就业

全区人口低速增长。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623236人,比上年同期增长0.8%。其中非农业人口167550人;农业人口455686人。非农业人口占全区人口的比重为26.9%。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314135人,女性人口309101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当年新出生人口5980人,人口出生率为8.44‰;人口死亡率为2.7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4‰。年末全区企业、事业、机关单位从业人员32461人。其中企业单位从业人员16314人;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2300人;机关单位从业人员3847人。企业、事业、机关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221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企业。事业。机关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0512元、13646元、15070元。

(二)居民收入与储蓄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16元,比上年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40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年末全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

四、城乡建设

2006年,建成健身广场2.1万平方米;在健身广场、明达花园小区广场安装健身路径2处233台套;开通13个乡镇有线电视光缆,受益群众8700户;实施了灯饰亮化工程,在珠海路、学院路、长青大街、申城大街、四平路等7条大街新安装了路灯。新开供热二期工程,新增供热面积240万平方米。继续对开发区利民大道进行拓宽改造,主路、附路路面及道路亮化工程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了许堡乡周化村村内道路硬化、饮水工程和生态村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8条,83.4公里,惠及7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20余万人口。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年投入6000万元对主干道路进行绿化,种各类树木58.1万株;新增绿地面积141万平方米。

注: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各行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分组、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组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