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垦总局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2)

2010-02-05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统计局

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8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独立核算建筑企业完成1.3亿元,增长0.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下降幅度较大。今年垦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是继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建设,信息通讯、自然保护、科研、教育以及特色种植基地建设等,由于受百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投资周期的影响,今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上年相比下降幅度较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1.9亿元,比上年下降24.5%,其中:生产性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为15亿元和6.9亿元,分别下降31.9%和1.3%;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分别为19.6亿元和2亿元,下降29.4%和增长90.5%。从投资方向来看,第一产业14.2亿元,占64.7%;第二产业2.7亿元,占12.1%;第三产业5.1亿元,占23.2%,分别下降37.3%和增长67%、5.9%。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3.2亿元,比上年减少21.8%。

五、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全年完成货运量1117.9万吨,比上年增长1.4%,货运周转量50882万吨公里,下降20.1%;完成客运量632.5万人,下降1.4%,客运周转量29378万人公里,下降2.7%。全年实现增加值50964万元,比年增长16.7%。

加快垦区公路网络建设和主干公路的技术改造,全年新建二级水泥砼路面50公里,新改建三级砂石路58.7公里、桥梁6座、客运站6座,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垦区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局面。

通信业快速发展。2000年垦区通信业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积极与中国联通、吉通、网通公司合作,开通了163国际互联网和IP电话业务,为垦区用户提供了质量更高、更全面的服务。

截止2000年底,垦区拥有长途通信线路1.5万公里,其中:架空光缆线路7533公里,比上年增加657公里,地埋光缆线路484.8公里,微波线路2495.1公里,通信杆路1.2万公里。开通总局至分局、农场长途电路4.4万路,比上年增加1.1万路。安装程控交换机185台套,安装电话17.1万部,比上年增加2.1万部,户均电话普及率达36.4%。拥有寻呼用户1.98万户,发展163互联网用户1500户。目前垦区已开通总局至八个分局及所属32个农场的可视电话会议系统。在全垦区103个农牧场中,91个农牧场拥有垦区通信设施,已建成电话队716个,占生产队总数的36.2%。

六、贸易业和餐饮业

贸易业稳步发展。目前,垦区贸易流通市场已成为各行业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并已初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消费品市场面对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多变的竟争格局下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但国有流通企业经营形势比较严峻,体制改革的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亿元,比上年增长4.4%。分地区看,分局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4亿元,增长1.8%,农场及农场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0亿元,增长4.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零售额28亿元,增长1.4%,餐饮业零售额3.1亿元,增长25.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9.2亿元,增长13.5%,非国有经济零售额26.2亿元,增长1.6%。全年实现批零贸易业增加值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国内经济技术合作成果显著。2000年,总局共组团参加9次国内各类展销会及经贸洽谈会,签订经贸合作项目390项,总金额151.01亿元,其中: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08项,金额15.59亿元;销售粮食210.7万吨,金额34.24亿元;农副产品及加工制品贸易项目282项,金额101.18亿元。

对外贸易保持平稳发展。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6898.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进口229.2万美元,增长15.9%,出口6668.9万美元,增长21.8%。

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通过继续深入实施“科教兴垦”战略,进一步深化科研机构改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主体的意识增强。垦区现有科研院所17个,技术推广中心9个,技术推广站103个,各类科技人员10多万人。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黑龙江农业现代化创新工程”项目在垦区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年垦区共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评出总局级科技进步奖38项。全年专业科研机构投入科技经费2870万元,完成用于科研的基本建设投资119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和52.4%。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全年垦区高等院校在校生7451人,比上年增长29.5%,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8575人,下降23.2%,成人高等院校在校生3177人,增长64.6%,成人中专在校生2137人,下降44.7%。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中学、小学、职业高中在校生分别为13.7万人、14.6万人和1.2万人。初中毕业升入高级中等学校及高中毕业升入高等学校的升学率有显著提高,当年高中毕业生参加普通高考被录取人数为5227人,其中,考入大专以上院校的有4647人,比上年增加1267人,增长37.5%。教育投资继续增加,教师队伍素质逐年提高,年底教师人数22172人,比上年增加975人。

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垦区共有图书馆(室)720个,俱乐部(文化宫)191个,北大荒文工团专业演出220场。垦区自办杂志5种,总印数11.1万册。《农垦日报》总印数为1650万份,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内,垦区版画、文学、摄影、书法、歌曲等作品在省以上展演和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理论文献专题片《大荒涅磐》荣获国家神农奖特别奖。有2幅版画作品分别荣获全国版画展银奖、铜奖,有1幅版画作品荣获中日交流金奖。作家协会编辑,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了《北大荒作家文库》共16本文学专著。有1个农场被推荐为全国文化先进农场,有1个农场被推荐为全国边疆文化长廊先进单位,有4个农场被推荐为省级文化先进农场,有301名书画爱好者参加了全国书画等级考试。2001年1月1日,总局电视台“垦视频道”正式改为“黑龙江农业频道”,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卫生事业得以巩固和发展,医疗保健和防疫工作得到加强。年末,垦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459个,其中,各类各级医院119个,门诊部所2048个,妇幼保健站96个,疗养院1个,专科精神病防治院1所。拥有医疗床位9311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2066人,其中医生6294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59张、拥有医生40个。全年地病改水居民点115个,并改善了贫水农场的供水条件。当年乙类传染病8种,报告发病率为10万分之148.21,底于上年的水平。儿童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为99%,均高于省和国家的规定水平。

体育事业继续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运动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场地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全年,垦区共组织大中型体育比赛27次,小型体育比赛4600余次,共有85万人参加了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占总人口的56%。九三、宝泉岭分局等6个单位被授予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总局体校被授予全国优秀体育人才后备基地。在省九运会上总局体育代表团共获得了3金4银5铜的优异成绩,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