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垦总局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2)

2010-02-05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统计局

羊肉 万吨 2.4 21.1

禽肉 万吨 6.2 43.8

禽蛋产量 万吨 5.9 44.6

牛奶产量 万吨 101.8 16.2

大牲畜存栏 万头 86.2 3.8

其中:奶牛 万头 33 11.7

黄牛 万头 52.8 -0.4

猪存栏 万头 218.2 12.0

其中:能繁母猪 万头 26.5 25.6

羊存栏 万只 173.4 3.2

其中:绒山羊 万只 90.6 -4.7

家禽存栏 万只 1391.8 5.6

其中:鹅 万只 132.6 -5.3

鹿存栏 万只 2.6 19.9

兔存栏 万只 19.9 -4.3

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垦区畜牧业经济总量翻了5番,年均增长12.3%。年末垦区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6.8万吨、5.9万吨和101.8万吨,比1978年分别增长6.4倍、58倍和39.7倍;奶牛、肉牛和生猪存栏分别为33万头、52.8万头和218.2万头,比1978年分别增长27.3倍、7倍和1.3倍。

渔业生产保持增长势头。全年实现渔业增加值1.3亿元,比上年增长49.8%。全年养殖面积为3.3万公顷,水产品产量达到2.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6%和53%。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垦区基本建立起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四大水利工程体系,形成了网、带、片结合的防护林和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完善了

226个现代农机装备作业区,农业生产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5%。年末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564.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7%;农用大中型拖拉机4.38万台,增长12.7%,其中100马力以上拖拉机4451台,增加74台;机动水稻插秧机4.94万台,增长12.6%;联合收获机1.6万台,增长9.6%。现有农用飞机47架,在垦区航化作业面积94.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7.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111.2万公顷,增长3%,其中节水灌溉面积22万公顷;机电井6.7万眼,增长7.6%。现有粮食处理中心168座,种子加工厂77个,金属粮仓1941座,水泥晒场2075万平方米,农用飞机场59处,粮食仓储能力达到419万吨,比上年增长12.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垦区继续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做强做大米、面、油、乳、肉、药、薯等主导产业的龙头,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运行质量。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9.2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增加值41.7亿元,增长14.4%;公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27.0亿元,增长9.0%;大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27.9亿元,增长8.3%;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完成增加值20.1亿元,增长9.0%。食品加工与制造行业完成增加值44.3亿元,增长16.3%,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4.1%。小型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经济成长迅速,完成工业增加值41.3亿元,增长14.9%,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59.7%,成为拉动垦区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2.9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69.2亿元,增长了8.6倍,翻了3.3番,年均增长7.8%。

表3  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小麦粉 万 吨 17.7 -19.9

大米 万 吨 238.7 3.4

食用植物油 万 吨 42.1 -3.4

乳制品 万 吨  26.1 35.2

其中:液体乳 万 吨 18.0 45.2

成品糖 万 吨 3.1 -24.4

鲜冷藏冻肉 万 吨 4.6  -30.3

白酒 千 升    37861 13.9

大麦芽 万 吨 20.1 -23.0

配混合饲料 万 吨 24.2 31.5

豆粕 万 吨 179.6 -11.8

中成药 万 吨 1.19 -12.5

化肥(实物量) 万 吨 21.3 10.9

水泥 万 吨 128.3 14.5

焦炭 万 吨 18.7 -9.2

发电量 亿 度 5.4 -6.9

机制纸及纸板 万 吨 5.3 20.5

豆制品 万 吨 2.9 20.8

精甲醇 万 吨 8.6 4.9

淀粉 万 吨 6.5 150.0

规模以上工业效益继续提高,全年实现利税总额9.5亿元,比上年增长0.1%,其中利润5.2亿元,增长6.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6.9,比上年提高7.1点。

建筑业持续高增长。全年垦区完成建筑业产值59.5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其中在垦区系统外完成产值7.5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12.6%。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0.6亿元,比上年增长28.5%,比1978年增长9.9倍,翻了3.5番,年均增长8.3%。当年新开工的单位工程施工个数2512个,比上年增加119个。当年单位工程竣工个数2481个,比上年增加298个。年内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分别达到282.9万平方米和212.1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35.7%和28.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提高。今年垦区继续抓住国家加大农业投入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加大对农产品龙头加工项目、优质粮产业工程、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农业水利设施、水稻收储中心、畜牧标准化养殖小区、粮食物流、公路交通、小城镇建设、居民住宅等重点项目的投入力度,使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较大幅度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3.9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增速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性建设投资55.4亿元,增长23.4%,非生产性建设投资28.5亿元,增长16.7%。从产业投向上看,第一产业26.4亿元,增长32%,占31.5%;第二产业10.1亿元,下降5.7%,占12%;第三产业47.4亿元,增长23.1%,占56.5%,一、三产业投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2.7和1个百分点,当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5.4%。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垦区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6.4亿元,累计新增固定资产501.7亿元,投资总规模由1978年的3.1亿元扩大到2008年的83.9亿元,增长了26.1倍,年均增速达11.6%,有力地促进了垦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五、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

交通运输业继续较快发展。全年垦区完成运输场站和公路绿化风景线工程投资0.87亿元,新建和维修分局、农场客运站11个,新建管理区客运站27个,货运站8个,作业区停靠站159个,运输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运输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全年共完成道路客运量94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7536万人公里,货运量1808万吨,货运周转量111016万吨公里。

公路建设大跨步发展。全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8.3亿元,增长29%,完成交工通车里程2340.8公里,其中,通达工程386公里,通畅新续建项目工程1954.8公里,使垦区农村公路硬化里程突破5000公里大关,为垦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