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天心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5 长沙市天心区统计局

基本建设成效显著,房地产投资创历史新高,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2004年完成基本建设项目160个,总投资292526万元,所占比重为32.9%;房地产投资417054万元,所占比重为46.9%;更新改造投资65949万元,所占比重为7.4%。跨区项目56300万元,所占比重为6.3%。2004年,一批基础设施项目赢得了省市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全区20项重点工程强势推进,完成投资25亿元。湘江大道南段、人民西路、韶山南路天心段全面竣工。坡子街民俗名食街拆迁接近扫尾,并已完成部分地块主体工程建设、区治大院交付使用、省府周边的韶洲路、新姚路、芙蓉南路第三段延长线竣工通车,老城区道路交通功能更加完善,新城区骨干路网基本形成。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保持旺盛的增长态势。2004年全区消费品市场强势增长,经营规模有效扩张。一批大型零售商和品牌企业竞相加盟,国美电器、苏宁电器、有有家电等国内三大电器巨头先后落户天心,王府井百货等大型商业项目开业,一力物流园一期成效显著,二期进展加快,新世纪体育文化商圈随金色年代、红星美凯龙、摩天轮商业中心等项目开业进一步繁荣,辖区举办会展30余次,新世纪体育文化中心等地成功举办了房交会、药交会等一系列具有全国、全省影响的会展活动。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5407万元,同比增长17.6%。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514050万元,同比增长16.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45573万元,同比增长21.2%。大型商场、交易品市场和大型餐饮企业的涌现,加速了大流通、大商贸、大发展的基础建设。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925户,申请商标注册6件,其中火宫殿、白沙井两件被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

市场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去年同期的103.2 %,比去年同期上升3.2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去年同期的101.3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建筑业价格指数、娱乐教育和服务业价格分别为去年同期108%、106%、101.9%。

六、招商引资和外经外贸

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斐然。2004年,全区明确"招大商、招强商"的思路,致力于优化招商环境,成功举办了天心第二届招商节和温州经贸洽谈会,2004年共新批外资企业13个,外资增资项目2个,全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8267万美元,同比增长37.1%;引进内资项目55 个,实际利用市外境内资金450168万元,同比增长32.4%;利用外资和内联引资总额高居全省123个区县榜首;三资企业销售收入17.68亿元, 同比增长26.3%;完成进出口总额11568万美元,其中出口额4507万美元,进口额7061万美元;全年对外劳务输出269人。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加快。按照规范管理、优化服务、提升质量、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2004年在深化教育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学校建设投入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4年学校拆、迁、建设规模达42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5%,创造了历史新高。创建了天心区第一高级中学,启动了青园小学建设,加快了铜铺街小学扩改和黄兴小学综合楼建设,撤并了福源巷小学、工农桥小学、九峰小学和大托小学等4所学校,基本完成了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任务,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教学水平提高。辖区现有中学校8所、小学41所,比去年同期减少6所、幼儿园40所,在校学生共计26768人,其中在校中学生8602人、在校小学生18166人;在园幼儿487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合格率99.7%、高中毕业生合格率100%。2004年高考中,我区高中升入大学率90%、本科二批升学率9.8%,居市内五区之首。教改教研成果喜人。

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科经对接和科技事业经费投入加大,全区筹措科技三项经费预算577万元,占财政支出预算的1.3%,科技经费实际投放740万元,科技新产品的开发和科技成果进一步推广,完成科技新产品开发70项、专利申请210项,推进科技兴区主题,成功举办了由市政府主办、长沙市科协、区政府承办的长沙科普广场活动,科普志愿者活动成效显著,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加大。

八、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文体工作坚持群众文化与竞赛文化、全民健身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促进以"星满天心"、"欢乐星城"、"天心之春"主题活动与广场文化活动的结合,以人民广场、新世纪体育文化中心、田汉剧院、湘江风光带等为主的广场晨练、广场群众舞会、假日文化超市等主体活动在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新开铺、体育中心、半湘街等社区艺术团等已走进千家万户。竞技体育成绩良好,黄兴小学在全国健美操锦标赛上,荣获三人操金牌和单人操铜牌个1枚,黄兴小学在全国健美操锦标赛上,荣获三人操金牌和单人操铜牌个1枚,文化市场和新闻出版业市场的整治和管理进一步加强。

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成效显著。创建国家社区卫生示范区通过国家级评审验收。2004年,辖区内拥有卫生机构237个,其中:二、三级医院4家,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所、区人民医院各1家、社区服务中心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5家,驻区企事业医疗机构130家。在区注册卫生技术人员1456人。 2004年,按照上级的部署,建立科学、准确、严明、高效的卫生工作机制,区妇幼所、区卫生监督所、区疾控中心在全市年终目标考核中均荣获第一,妇幼所连续七年在全市综合排名第一。

九、环境保护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生态创建富有成效,我区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通过省级验收,大托镇评为全国首批环境优美乡镇,我区被评为省、市"三湘环保世纪行"先进单位,全面启动并已完成总数5%的4吨以下锅炉改烧清洁燃料工作,关停了两家砖厂、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全面完成已建烟控区、噪控区的复查以及新建噪控区任务;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执行率达100%;新创建3个绿色社区、6个绿色学校。2004年全区绿地面积787.68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28.15%,其中公共绿地面积42.12万平方米,建成区内人均公共绿地1.16平方米。投入1100万,优质、高效地完成了24条背街小巷的提质改造。共改造道路6.3公里,铺设路面3.2万平方米,建设公共站厕8套,新增小区绿化面积38万平方米。大古道巷成为全市首条街巷提质形象样板路,古潭街成为全市首条最具人文特色的历史文化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