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天心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辖区共有中学校9所,小学55所,幼儿园35所。在校学生共计26092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18708人,中学在校学生7384人,在园幼儿人数4018人。2002年教育改建办学条件投资580万元。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 教育取得新成果。教学成果喜人,铜铺街小学获联合国环保署全球百家提名,幼幼小学获得全国少工委少先队“创新杯”优秀活动学校光荣称号,曙光小学获得“九五”美育课题一等奖,长沙市第22中学成为全国创造教育实践基地,长沙市第9中中学成为长沙市有保送学生资格的5所学校之一。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区科技三项经费实际到位229万元,占全区财政预算支出的1.36%;全区科技经费实际投放369万元。完成科技新产品的开发55项。高新技术产品开发企业9个,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49566万元,比2001年增长37.1%,实现利税31388万元,同比增长32.1%。高新技术、科技进步对天心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加大。 八、卫生、文化和体育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辖区内拥有卫生机构23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0个,卫生监督所机构1个,妇幼保健卫生机构1个,疾病防治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1200人,其中:医生885人,护师、护士315人。农村有医疗网点的村20个,农村卫生技术人员60人。2002年,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为9‰,妇幼工作连续五年市全市综合排名第一。 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成绩斐然。我区体育工作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在全省第九次运动会上,以区黄兴小学体操队为主体的体操代表队获得金牌23枚,使我区被授予“‘九运会’贡献奖”。全区各社区建立了特色明显完整的文娱健身网络。 九、环境保护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 69个,治理污染投资175万元。工业废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均有所改善。新增绿化面积36.1万平方米,其中拆违还绿面积2.8万平方米,重点工程及驻区单位新增绿化面积27.3万平方米。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按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区总人口为386443人,比上年增加17361人,全区人口出生率为6.82‰,比上年增长了0.28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12 ‰,比上年增长了2.18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0.7‰,比上年下降了1.89个千分点。 社区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2002年全区共下拨社区经费425万元,落实‘星光计划’项目社区共计46个,投入资金340万元。全区社区办公、活动和服务用房总面积达2.4万平方米。全区有2个街道评为市级先进,10个社区被评为全市示范先进,22个示范社区验收合格。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征缴企业养老保险金额209万元,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6613人,发放失业救济金1450万元;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费人数为16379人,累计发放金额1337万元,确保了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200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全年安置城镇就业人数10256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021人,位居全市首位。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