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天心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5 长沙市天心区统计局

2002年是加快推进“三化”进程的第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全力实施“提质繁北、拓城兴南”战略,坚持走“三产富区、工业强区、科教兴区、文化活区、依法治区”之路,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务实进取,全区各项事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059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1年增长1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55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54696万元,增长23.1%;第三产业增加值107248万元,增长14.6%。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为5.07:32.06:62.87,与2001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35个百分点;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超过了2亿元大关,达到20953万元(老口径),比上年同期增长45.2%,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6890万元(新口径),比上年同期增长43%。

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优化。 2002年,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种植业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 企业改制卓有成效,工业园区建设全面提速;固定资产投资与消费需求拉动强劲,新城区建设步伐加快, 房地产业保持稳步上升,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招商成效显著。

“三化”进程不断推进。全区农业产业化新格局初步形成,培育了四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67元,同比增长10.4%;湖南天心环保工业园建设进展顺利,已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园区。培植了高压开关有限公司等3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新增6家规模工业企业;新城区规划建设与旧城区改造成效显著,完成棚户区改造4.6万平方米,建成经济适用房19.3万平方米,城市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劳动就业稳定,工资增长平稳。2002年全年单位从业人员7227人,比上年增长3.3 %。其中国有单位4293人,集体单位1714 人,其它单位1220人。年末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4170元,比上年增长23.23%。

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为减轻农民负担,全区14个村(管区)按要求建立了涉农收费公示牌19个。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成绩显著,与去年比减轻农民负担年人平67元。我区成立了“治理经济发展环境举报中心”,2002年接到各类投诉26件,办结率为100%,有效地促进了我区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依然比较突出,经济增长的支撑仍未形成体系;农业效益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有待加强;城市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依然较重。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平稳。全年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13015万元,同比增长5 %,其中:农业总产值7889万元;林业总产值209万元;牧业总产值 3813万元;渔业总产值1105万元。全区粮食总产量2773 吨,同比下降67.3%。农产品结构有所调整,产量有增有降,其中:谷物产量1949吨,同比下降 76.3%,水果156吨、莲子9吨,分别增长87.95%、50%。年末实有耕地面积11700亩。

牧业、渔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出栏肉猪5.98万头,比2001年增长13.7 %;水产品产量2296吨,增长9.2%;年末肉猪产量3932吨,比上年增长12.6%。

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02年,全年减退稻谷播种面积13350亩,基本实现了退出水稻生产的目标。逐步形成蔬菜、毛豆、苗木等三大经济作物为主导的生产格局。2002年蔬菜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3250亩,比上年增加3300亩,增长16.5 %。奶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年末牛存栏350 头,比2001年增长4.2%,牛奶产量590吨,增长7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2002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79493万元,比上年增长13.4 %,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6423万元,增长44.4%;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产值为103069万元,增长1.2%。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产值25607万元,增长32.3 %,重工业产值为 50815万元,增长51.4%。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集体工业企业完成10480万元,股份合作企业完成5753万元,有限责任公司完成14893万元,私营企业完成29445万元。

技术开发力度加大。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12307 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全区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70万元,比上年净增989万元,增长35.5%。工业产品产销率提高了3.1个百分点,达到101.2%,整体经济效益良好。

建筑业生产经营稳定增长。2002年,全区四级及四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完成产值30433万元,实现增加值22436万元,同比增长58.6%。房屋竣工面积23414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率26.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我区大力实施“经营城市”的思路和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战略决策。投资项目大幅增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65个项目,较上年增加20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252266万元,同比增长77.03%,其中国有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1481万元,同比增长69.57%。

基本建设成效显著,房地产投资创历史新高。2002年我区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01924万元,同比增长16.25%;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126362万元,同比增长231.48%。长沙大道二、三段工程23米机动车道全线通车,书院南路拓改工程资金到位3500万元,完成腾地拆迁任务的100%;商品房销售势头良好,销售面积17.2万平方米,增长143.63%。

技术改造力度加大,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0606万元,同比增长120.45%。全年在建重点工程项目12个,建设进展顺利。

五、商贸

消费品市场保持旺盛的增长态势。2002年,在会展和节假日的带动下,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676万元,比2001年增长21.2%。分经济类型看,公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7703万元,同比增长19.7%,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2.6%;非公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92973万元,同比增长22.5%,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7.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67378万元,同比增长23.6%;餐饮业零售额49148万元,同比增长19%;其他行业零售额4150万元,同比增长4.7%。

六、招商引资和外经外贸

招商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全年实际到位外资3335万美元,同比增长63.8%;市外境内资金179204万元,同比增长94.2%,连续三年全市排名第一;三资企业销售收入10.18亿元;进出口总额2383万美元;启动和利用民间资金7803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