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中牟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5 郑州市中牟县统计局

公路路网。全年新修改建公路429公里,新增通行政村281个。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59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124公里。交通设施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中牟的区位优势。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580.98万元(不含移动、联通),同比增长29.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8974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88844户,公用电话用户10130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21.97万户,新增用户6.63万户。

旅游事业进一步发展。2006年,全县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立足环境是旅游之本,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提升景观知名度,逐步形成了以雁鸣湖生态游和东湖度假游为主的旅游市场,全年共接待游客153.5万人次,旅游收入12.7亿元。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增势良好。全年地方财政收入35600万元,同比增长35.4%,增速为近几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一般预算性收入32066万元,同比增长33.3%。全年地方财政支出80102万元,同比增长24.2%。一般预算支出完成71821万元,同比增长33.6%。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59492万元,比年初增加81304万元,增长21.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64456万元,比年初增加52910万元,增长17.0%,净增额占各项存款净增额的65.1%。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217196万元,比年初增加33904万元,增长18.5%。

保险业。2006年,全年保费收入(不含法人在外地的产业活动单位)5944万元,同比增加了1496万元,增长33.6%。全年共支付保险赔款及给付768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440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职业教育成效显著。2006年,全县新建校舍面积8585平方米,共拥有各类学校236所(含140个教学点),普通高中在校生15059人,比上年增长14.6%; 普通初中在校生43206人,比上年下降12.7%;职业高中在校生17103人;小学在校生5813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年共升入各类专科以上院校学生3727人。

坚持科教兴县主战略,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2006年, 努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教兴县战略向纵深发展。年末,全县共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2998人,全年列入市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项。

十、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6年,建成了覆盖17个乡镇386个行政村的农村有线电视传输网,3.7万户农户安装使用了有线电视。截止2006年年底,全县90%的行政村具备了收看有线电视的条件。

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06年末,全县共拥有卫生机构25个,床位1290张,卫生机构人员1906人,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502人。农村普遍建立了合作医疗卫生点,医疗条件显著改观。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2006年,中牟县举行了第一届运动会,共参加运动员11254人次。共产生金、银、铜牌各478枚。在县外重大赛事中,共获得金牌6枚,银牌13枚,铜牌18枚, 为中牟人民争了光。全民踊跃参加健身运动,素质明显提高。学校体育健康发展。

环境保护。环保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人民环保意识明显增强。2006年,全县共关闭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2家。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年末,全县总人口684913人,其中,城镇人口194172人,乡村人口490741人,城镇化率达到28.3%,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10.01‰,死亡率5.98‰,自然增长率4.0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52元,比上年增长15.0%。随着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比上年增长24.8%;交通通讯支出比上年增长33.2%;居住支出比上年增长3.3%。农民人均纯收入4863元,比上年增长19.9%。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县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8227人,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530人;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418.8万元,享受最低生活费保障人数4245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居民最低生活费保障等各种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各类社会福利机构20个,床位587张,收养474人。

注:1、本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上级统计部门认定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