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中牟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牟县统计局 (2007年3月18日) 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认真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积极推进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年全县经济保持了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市场贸易更加繁荣,财政金融运行良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1亿元,比上年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59.3亿元,比上年增长26.5%;第三产业增加值3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1:44.4:28.5变化为22.7:49.7:27.6。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例与上年相比下降了4.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例上升了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例下降了0.9个百分点。在国民经济总量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全年预计完成增加值71.8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60.1%。 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升1.5%,八大类价格中:食品类价格上升4.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下降0.5%;衣着类价格下降0.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0.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0.6%;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5%;居住类价格上升4.5%。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增长,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2006年,全县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粮食直补等各项支农政策,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做文章,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宗旨,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种植业生产全面丰收。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6.3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农业产值26.9亿元,比上年增长0.6%;畜牧业产值15.6亿元,比上年增长23.8%;渔业产值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0%。粮食总产量343595吨,平均亩产383.5公斤,比上年增加了35.2公斤。 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科学养殖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支柱作用逐步形成。全年肉类总产量74328吨,比上年增长20.0%。其中,猪牛羊肉产量62822吨,比上年增长17.8%。禽蛋产量27403吨,增长12.7%。畜牧业增加值达到94860万元,比上年增长23.9%,占农林牧渔业增值的35%。 渔业生产快速增长,水产品产量大幅增加。2006年,全县水产品产量49210吨,比上年增长17.1%。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农业生产机械化日益普及, 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06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914259千瓦,比上年增长2.9%,其中,农用拖拉机54966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9437吨,比上年增长9.7%。水利建设成效显著,2006年有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67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51.3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增幅较上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已成为支撑全县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0.5亿元,比上年增长35.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7.9亿元,比上年增长45.3%;重工业增加值22.6亿元,比上年增长32.7%。 工业生产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9家,产品销售率达到96.6%。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28021万元,比上年增长56.6%;应交增值税40058万元,比上年增长29.7%;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7263万元,比上年增长8.6%。 高技术产业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发展势头良好。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4004万元,比上年增长33.0%。 建筑业生产全面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0亿元,比上年增长43.1%。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全年完成施工产值134531万元,比上年增长90.1%;房屋竣工面积208520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9.0%。建筑业企业组织结构逐步向技术密集、管理密集、资金密集相结合的方向调整,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继续提高。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形势喜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0175万元,比上年增长90.6%,其中,城镇以上投资完成578544万元,比上年增长133.7%;农村投资完成201631万元,比上年增长24.7%。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镇以上,下同)中,建筑工程投资433630万元,比上年增长143.6%,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55.6%;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102024万元,比上年增长58.8%,比重为13.1%。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9395万元,比上年增长66.6%;第二产业投资286925万元,比上年增长54.2%;第三产业投资282224万元,比上年增长404.8%。三次产业的投资比例为1.62:49.60:48.78。从投资主体看,非国有经济投资339093万元,比上年增长109.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3.5%。 工业投资增长明显快于其它产业。城镇投资中,工业投资279725万元,增长52.3%。其中,制造业投资217325万元,增长96.0%。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一年来,县委、县政府努力改善消费环境,不断加快布局结构和经营业态调整,商业企业的集聚、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初步核算,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增加值7.9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 今年以来,受整个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市场销售进一步活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767万元,比上年增长16.5%。分城乡看,县的零售额完成199702万元 , 比上年增长19.4%;县以下零售额完成165065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完成293594万元,比上年增长16.9%;住宿餐饮业完成60619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其它行业完成10554万元,比上年增长11.9%。 六、对外开放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08个,协议投资15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2.1亿元。实现出口总值487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1.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综合运输。全县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货运周转量2288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5%;共完成客运周转量14868万人?公里,同比下降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