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开平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4 唐山市开平区统计局

财税收入大幅增长。2007年,财税系统坚持统筹兼顾、量入为出的原则,全年完成大口径一般预算收入9.2万元,比上年增长26.7%;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3万元,比上年增长34.5%。全年实际支出51696万元,比上年增长39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38%;公共安全支出增长41%;教育支出增长31%;科技支出增长38%;文体和传媒支出增长4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3%;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1%。

全区税收收入完成117137万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国税收入92289万元、地税收入24848万元,分别占税收收入的78.8   %、21.2%。

金融系统发展迅猛。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达到63.52亿元,比年初增加8.4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加,年末余额达    41.43亿元,比年初增加5.2亿元,人均储蓄余额为16832元。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25.84亿元,比年初增加2.72亿元。

保险业发展较快。至年末,全区拥有各类保险公司5家,其中,人保财产公司保费收入3556万元,比上年增长13.2%;人寿公司保费收入5863万元,比上年增长7%。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2082万元,比上年增长7.0%。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2007年,全区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强产学研联合。开发、引进各类新产品、新技术17项,推广市级科技成果8项,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区拥有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及职业学校60所、专任教师 2315人、在校学生25951人。继续落实科教兴区战略,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年教育支出12447万元,增长31%。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投资1646万元,新建、改造陈旧校舍1.8万平方米。区综合职校顺利通过省重点职教中心验收,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省重点职校。

文化、艺术、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事业都有较快发展,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竞技体育成绩显著,在第十二届省运动会上我区获得四枚金牌。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区医院、卫生院开放病床达419张,拥有专业卫生人员  389人,全年诊疗人次达到27.8万人;全面启动开平医院改扩建工程,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农民达到8.7万人。积极扩大有线电视覆盖面,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600余户。

九、人口与环境

人口继续保持低增长。年末全区总户数为81991户、总人口  24613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7691人,其中男122929人、女123202  人,男女性别比99.78:100。人口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加快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8.5%,人口出生率为7.99 ‰,自然增长率为2.44‰。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推进资源型城区转型为目标,坚持从源头上治理污染源的产生,关闭取缔8家非煤矿山、强制拆除96座小石灰土窑,全区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和粉尘分别净削减1388吨、612吨和680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达到98%,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达到98%,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提高。

十、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14元,比上年增长20%,人均消费性支出9068元,比上年增长17.8 %,居民恩格尔系数达到37.2%。在八大类消费支出中,增速最快的前两类是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增速分别比上年增长50.7  %和28.1%。年末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26台、家用电脑52台、空调器60台、移动电话194部、汽车4辆。

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753元,比上年增长1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26元,增长2.8%。农村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106台,洗衣机98台,电冰箱101台,空调器18台、移动电话123部。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3.9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79平方米。

注:1、本公报数据均为快报数据。

2、公报中全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量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为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