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芝罘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一年来,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全区经济实力为目的,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了对外开放步伐,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全区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经济 全区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据统计,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5886万元,比上年增长15.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43万元,增长724%;第二产业216268万元,增长11.06%;第三产业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加强,实现增加值235375万元,比上年增长19.4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2%,比上年提高三.88个百分点。 二、农业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粮食种植已退出我区种植业,受基建占地等非正常因素影响,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001年,蔬菜产量 63246吨,只为上年的 90 73%,果品总产量3374吨,比上年下降 25. 07%。 海水养殖发展较快,海上芝罘建设取得一定成果。全年水产品产量 29789吨,比上年增长1.15%。 畜牧业长足发展。2001年牛羊奶产量6340吨,增长17.9%, 禽蛋产量 4785吨,增长77. 62%。 年末耕地面积2.14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75460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工业平稳发展,经济效益有了一定的提高。产权制度的改革,使非国有集体经济人据了主导地访。依靠灵活的经营机制,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效益明显提高。2001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完成175806万元,比上年增长11.97%。产销衔接保持较高水平,全部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7.6%,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产品销售收入423704万元,增长11.7%,利税25504.5万元,增长14.7%,利润11241.6万元,增长13.7%。 全区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4795,4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利税15878.5万元,利润8199.5万元,分别增长4.l%和9.0%。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8.57%,其中总资产贡献率9.63%,资本保值增值率9025%,资产负债率7041%,流动资金周转率1.43次,成本费用利润率4.18%,全员劳动生产率23614元/人,产品销售率97 12%。 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拉动了全区建筑业的发展。2001年共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0462万元,增长727%。全区资债五级及以上企业70个,完成总产值96600万元,增长15.5%,施工面积174.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6.6万平方米,分别增长23.6%和18.7%。全年施工工程526个,其中优良工程78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大规模有效的固定资产投入,己成为增强全区经济发展后劲、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2001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幅明显加快,结构明显改善。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5975万元,比上年增长50.62%。其中生产性投资131268万元,超过千万元的投资项目54个。在总投资中,城关镇及以上投资103355万元,增长136. 2%,农村投资92620万元,增长7. 7%。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活跃。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210779万元,增长14.80%,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88127万元,增长40.4%,餐饮业14738万元,增长267%,其它行业零售额107914万元。 全区限额以上批零贸易餐饮企业21家,共实现收入201082万元,利润2356万元。 年末,全区城乡贸易市场35个,成交额134699万元。 六、对外贸易 全区利用外资势头迅猛,成绩显著。2001年,全K新批外资合同 104项,比上年增加 17项。合同外资额 14853万美元,增长283%;实际利用外资 7929万美元,增长 266%。 全年出口创汇 15404万美元,增长 8. 33%。 七、旅游业 由于认识的改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旅游业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发展环境较为宽松。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 65万人次,增长31%,其中海外游客26万人,增长117%;旅游总收入1. 5亿元,外汇收入780万美元,分别增长30%和 262%。 八、财政、保险 经济运行良好态势的突出表现为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明显加快。2001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28117.8万元,比上年增长27.8%,增长幅度超过上年12个百分点。财政支出34900万元,增长22.86%。 保险事业继续稳定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5592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251万元,寿险保费收入9341万元。全年支付各类赔款3758万元。 九、教育、科技、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区中专学校4所,招生485人,在校生1550人;普通中学20所,共招生9305人,在校学生35922人;小学48所,共招生7133人,在校学生31137人;幼儿园89所,在园幼儿8700人。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实施科技计划23项,其中星火计划3项,火炬计划4项,重点新产品试制计划2项,科研攻关计划4项,推广计划10项。取得科技成果4项,全年共获得科技进步奖励项,其中,一、二、三等奖各1项、4项、10项。专利申请量240项,授权量112项,实施量68项,全年政府科技拨款691万元。 医疗保障进一步加强。全区共有医院9处,防疫站等卫生机构4处,病床床位数479张,有卫生技术人员803人。社区医疗服务机构遍布城乡各地。 十、人口、人民生活、物价 2001年末,全区人口63930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38880人,人口出生率8. 39‰,人口自然增长率4. 89‰,比上年降低0. 37个千分点。 在岗职工工资大幅度提高。年末在岗职128280人,比上年下降5. 39%,工资总额21239. 9万元,增长12.71%,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804元,比上年增长202%。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8261万元,比上年增长12 9%,人均消费性支出7057元,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4521元,增长5.58%,人均消费支出4265元,增长15.99%。 2001年,消费价格略有回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其中食品为100%、衣着为98.3%、医疗保健为101.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为105.4%、居住为103.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9.56%。零售价格指数为1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