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溧水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4 南京市溧水县统计局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58亿元,同比增长44.8%。其中城镇投资40.89亿元,同比增长46.9%;房地产投资6.72亿元,同比增长45.6%;农村非农户投资45.97亿元,同比增长42.9%。全县投资从产业结构上看:一产1.47亿元,同比增长31.7%;二产投资75.20亿元,同比增长67.9%;其中工业投资75.01亿元,同比增长70.8%,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80.2%。第三产业完成16.91亿元,同比下降9.6%。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我县的房地产投资在经历05年下降(-20.4%),06年的低增长(14.4%)后,2007年出现较快增长,全年完成投资6.72亿元,同比增长45.6%。城建基础建设火热,全年在建道路工程17处,完成城建道路投资1.797亿元。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今年也有较大动作,改建道路总长约160余公里,完成投资0.62亿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2007年,溧水作为全省唯一一家路政管理示范县创建单位,在11月底高分通过了省市验收,成功创建我县省级路政管理示范县。新建改建了3条路面和摊铺7条县道近80公里,投资总额达5000万元,新建农村水泥路100多公里,快速打通了镇村道路节点,形成了农路通达循环。水泥路的建设为农业开发、产业升值和居民出行,创优了交通条件。全年运输客运量达72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7600万人公里,完成货物运输量681万吨,货物周转量34050万吨公里。

2007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0000万元,同比增长7.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441万元,同比增长12.9%,完成电信业务总量7559多万元,比上年增长5.7%。城乡拥有固定电话达10.12万户,其中住宅电话9.1万户,比上年减少了3300多户,公用电话4700部,比上年减少了500多部。

旅游业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07年共接待游客9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1%,全年创旅游总收入达5.4亿元,比上年增长28%。实际引进内资2600万元,引进外资55万美元。

七、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0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96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3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餐饮业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五大亿元市场成交额达15.7亿元,比上年增长20%。

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持续大幅度增长。2007年出口总额达2092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0.3%,进口总额为3400万美元。全年协议注册外资16782万美元,同比增长2.9倍,实际利用外资832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倍。引进横联资金53.39亿元,比上年增长29.5%。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2007年全县共实现财政总收入119678万元,比上年增长32.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5008万元,比上年增长42.9%,全年财政支出211916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93039万元,比上年增长31.4%。

金融秩序运行健康平稳。200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680354万元,比年初增长24.2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381756万元,比上年增长11.66%。全县人均储蓄余额达9373元,比上年增长11.3%。各项贷款余额为363868万元,同比增长19.34%。

财产保险略有增长,赔款支出减少,人寿保险略有下降,赔偿支出增加。2007年全县商业性保险保费收入达10868万元,比上年增加了677万元,增长6.6%,其中:财产保险2319万元,比上年增加了857万元;人寿保险8549万元,比上年减少了180万元,下降了2.1%。全年赔款支出3690万元,比上年增加了960万元,增长了35.2%,其中:财产险支出1989万元,比上年减少了16.5%;人寿险支出1701万元,比上年增加了3.9倍。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教强县”战略推进扎实有效,技术创新步伐加快。2007年底,我县共有各级高新技术企业27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3家、市级11家,高新技术产品41个,其中省级13个、市级28个。2007年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县各类科技项目51项,其中:国家、省、市级新立项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6项(国家级2项、省级5项、市级19项),县级科技计划项目20项,县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5项。通过项目的实施,加快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步伐,树立了工业科技进步的典范。云海公司已成为工业企业科技含量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省级重点科技型企业,是县内首家上市企业。

教育教学质量又获新突破,高考再次取得优异成绩。2007年,全县3736人参加高考,本科达线人数首次突破1000大关,达到1007人,在历史最高水平2006年846人的基础上净增161人。本科达线率、万人本科达线率继续保持在全市名列前茅,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共录取3143人,录取率为84.13%,其中公办本科945人,民办本科415人,专科1783人。省溧中1人以687分、南京市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6994人参加中考,人均总分540.9分,超过市人均分12分,超兄弟县均分36.6分,达660分以上666人,占原五郊县该分数段人数的30.34%。共录取6675人,其中普高3438人,师范24人,职校3213人,录取率为95.4%。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活动深入群众,文化产业逐步发展。2007年,我县文化部门,根据群众需要,组织开展了“溧梅争艳”梅花节大型文艺演出、“婚育新风进万家”、“防空知识宣传”、为主题的农村巡回演出等文化宣传活动,共演出151场。这些活动不仅活跃了全县的文化气氛,丰富了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有力地影响并带动了我县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及社区文化和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我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2007年,我县建立了115项非遗产项目目录库,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项目,如洪蓝蒲塘桥庙会、御带糕制作工艺、柘塘打社火等。在去年成功申报骆山大龙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积极收集资料,努力将骆山大龙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我县又将洪蓝蒲塘桥庙会、东屏民歌等8个重点项目申报了南京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完善,疾病防控工作继续巩固。基本医疗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基本实现了广覆盖。2007年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100%,农民参保率97.6%。截止12月底,全县新农村合作医疗受益者达36.2万人次,补偿金额2350万元。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医保工作,9月份完成筹资工作,参保居民2.8万人。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大传染病防控力度。截止2007年12底,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164.37/10万,同比下降23.64%,完成监测查螺20.15万㎡,环境改造14.7万㎡。对新发现1例HIV感染者及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全县“五苗”覆盖率100%,加强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孕产妇系管率85%,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0-6岁儿童保健系管率95.4%,婴儿死亡率4.8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11‰,新生儿疾病筛查率80%以上。开展幼托儿童体检工作,体检儿童5449名,体检率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