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溧水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溧水县统计局 2008-04-10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五年翻两番、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溧水”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富民强县为根本,以全县全面总体达小康为目标,加快构建和谐溧水,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奋勇拚搏,锐意进取,国民经济持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增长,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快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年提高,比较好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0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28.5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156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8 %和22.2%。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9.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66亿元,比上年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76.54 亿元,比上年增长30 %;第三产业增加值39.37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2﹕56.7﹕32.1变为9.9﹕59.5﹕30.6。 市场物价总水平节节攀高。2007年我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7(以上年同期价格为100),比上年上涨4.7%,涨幅比2006年高出2.5个百分点,创出11年来的新高,其中: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和居住类分别上涨13.0%、0.1%、0.2%、2.1%、0.9%和2.8%;交通和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1.0%和1.3%。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为103.5,比上年上涨了3.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9.4,比上年上涨了9.4 %。 劳动就业创历史同期最好成绩。2007年末,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为24078人,比上年增长3.7%,增幅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2578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2%以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取得新成绩。2007年,在小康监测25个指标中,经上级部门初步审定,2007年我县有19项指标已达小康目标值,4项指标接近目标值,全面小康社会形态已逐步显现。 二、农业 全县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现价总产值257170万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农业产值149092万元,增长6.9%,林业产值2552万元,增长6.1%,牧业产值47260万元,增长7.2%,渔业产值39966万元,增长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8300万元,增长8.9%。 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68万亩,比上年增长25.2%。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9.61万亩,增长3倍多;稻谷播种面积31.22万亩,下降8.7%。油料播种面积16.42万亩,比上年下降46.9%。其中,油菜籽播种面积14.73万亩,下降49.6%。蔬菜播种面积18.3万亩,比上年下降3.4%。 全县粮食总产量23.65万吨,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小麦产量5.94万吨,增长2.7倍;稻谷产量16.48万吨,下降15.8%。油料总产量2.61万吨,比上年下降42.8%。其中油菜籽2.35万吨,下降45.7%。蔬菜总产量39.81万吨,比上年下降0.6%。 全县生猪饲养15.59万头, 比上年下降0.4%;家禽饲养636.74万羽, 比上年增长1.2%。肉类总产量3.02万吨,比上年下降3.9%。禽蛋总产量1.23万吨,比上年增长8.8%。水产品产量2.61万吨,比上年增长5.2%。 全县2007年累计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37个,其中:新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5个。累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48.39万亩,新增0.43万亩。累计通过认证的绿色食品19个,增加5个。累计认证的有机食品140个,新增23个。溧水县的特色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加快。 三、工业 工业经济增长速度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工业企业规模明显扩大。2007年全县工业累计完成产值290.05亿元,同比增长24.5%;主营业务收入265.01亿元,同比增长26.0%;增加值65.04亿元,同比增长29.6%;利税20.52亿元,同比增长35.3%;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6.3%。 2007年规模工业全年实现产值215.2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05.10亿元、增加值为52.56亿元、利税为17.68亿元、利润为10.2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9%、25.7%、28.7%、41.2%和48.3%。2007年我县规模工业新增48个达215个,实现产值20.14亿元,同比增长166.5%,收入18.35亿元,同比增长142.0%,其产值和收入贡献率分别为4.4%和4.1%。2007年我县亿元企业达43个,比去年增加9个,实现收入142.33亿元,同比增速为41.9%。其中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有3个(去年只有南京云特种金属有限公司1个),分别为南京云海特种金属有限公司、南京俊辉铜业厂、南京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这3个企业的收入达41.1亿元,同比增幅为37.8%。截止年底有4个企业跨入了大中型企业行列,全县大中型企业达到了13个,收入达55.95亿元,同比增速为28.7%。 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我县四大支柱行业食品、化工、新型材料和汽车及车辆配件行业实现收入分别为19.52亿元、17.45亿元、64.15亿元、14.45亿元,增速分别为33.7%、23.4%、48.0%和16.5%。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83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了7.58%。比去年同期多降了2个百分点。2007年11月份南京云海特种金属有限公司在深圳成功上市,填补了我县无上市公司的空白。 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产品产量 比上年增长(%) 汽车 辆 30000 21.6 活塞环 万片 9502 7.1 日光灯 万支 1669 -5.4 磁瓦 吨 13547 35.3 碳酸锶 吨 17378 14.0 镁合金 吨 49919 57.1 铝合金 吨 13412 -11.1 对甲酚 吨 11615 3.0 硫酸 吨 19344 -3.4 磷肥 吨 2677 -13.3 油漆 吨 65669 15.5 服装 万件 2215 -21.2 水泥 吨 347782 76.7 铜材 吨 13876 -12.1 铝材 吨 9250 107.9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2007年,我县建筑行业发展步伐加快,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同步提高,全年共完成施工产值51.57亿元,同比增长34.6%;建筑施工面积54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1.5亿元,同比增长32.2%;建筑业实现税收6300多万元,同比增长69%。全县建筑业资质企业达到73家,其中:一级4家,二级15家,三级39家;专业资质企业达到了31家,其中:一级1家,二级3家,三级27家;劳务企业15家。全县有11项工程获“金陵杯”市优质工程奖,26项工程获市优良工程奖。2007年底,全县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44家,其中二级资质9家,三级资质33家,四级资质2家。全年房地产建筑面积137.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32万平方米,预售面积55.43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1.57亿元,住宅房销售成交均价2585元/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