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2010-02-04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

2004年,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经济运行中的各项工作,使全区各项经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为全面实施"建设大大连,争当火车头"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2004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67.6亿元,增长20.3%,比大连市增速高4.1个百分点,占大连市生产总值的1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亿元,增长18.7%,拉动经济增长0.4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26.8亿元,增长19.1%,拉动全区经济增长11.9个百分点,对全区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8.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31.9亿元,增长23%,拉动经济增长7.96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万元。

2004年,全区实现税收收入为33.26亿元,比上年增长20.8 %。

二、工业经济

2004年,全区工业完成产值715.6亿元,增长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620亿元,增长18.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0.7%。

产值大户有力支撑我区工业较快增长,排名前60位产值大户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48.3亿元,占全区的76.9%。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63家,比去年增加2家,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6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9.2%。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9家,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7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2.8%。

支柱行业发挥作用,全年我区石油加工、电子设备、电气机械、设备制造、金属压延加工、食品加工六大行业合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21.7 亿元,同比增长27.7%,六大行业合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3%,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说明我区工业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强。

工业经济效益良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19.7亿元,增长26.3%,产销率达99.9%。上交税金总额24.3亿元,增长11.8%。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29.5亿元,增长15.5%,与工业生产实现同步增长。工业耗水量2770万吨,增长9%。每万元工业产值耗水3.87吨,下降7.8%。工业耗电量13.9亿千瓦时,增长13%。每万元工业产值耗电194万千瓦时,下降5%。

三、投资促进

2004年,全区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05个,全区合同利用外资金额按注册资本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实际利用外资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9%,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3个,美顿耐火材料、汉拿空调、大洋船舶工程、亚太沥青等项目的投资额均超过了3000万美元。全年批准增资项目68个,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7个,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7个,罗姆电子、欧姆龙电子、日清制油等企业的增资额超过3000万美元。截止到2004年,全区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856个,合同外资金额109.8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0.89亿美元。内资招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4年共引进内资项目40个,注册资本7.45亿元。中远船务总部、齐化聚碳酸酯、龙涤QTA等一批大项目相继落户开发区。

四、对外经济贸易

全年完成进出口额82亿美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40亿美元,同比增长23.4%。出口产品覆盖到91个国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2家,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

全区出口贸易的基本特点:

1、加工贸易是我区出口主要贸易方式。全年加工贸易完成出口额34.6亿美元,增长24%,比全区出口增幅高出2个百分点,占全区出口比重的86.5%。其中进料加工32.1亿美元,增长23%,来料加工2.5亿美元,增长38%。

2、机电产品依然是我区出口的主力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稳步增长。全年机电产品出口21.1亿美元,增长19%,占全区出口总量的52.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6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比重上升到34%。

3、大型企业对我区出口起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从企业规模看,出口超1000万美元以上的55家企业合计出口34.5亿美元,占全区出口的86.3% 。其中出口超亿美元的企业有7家,分别是西太平洋石化、佳能、日本电产、罗姆电子、东芝电视、柯尼卡、欧姆龙,合计出口20.9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量的52.3%。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04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3亿元,增长12.8%。其中基础(公共)设施投资15亿元,下降18%;项目建设投资43.1亿元,增长33.4%;房地产投资13.2亿元,增长4.8%。基础(公共)设施投资、项目建设投资、房地产投资分别占我区固定资产投资的21%、60.5%和18.5%。

固定资产投资基本特点:

1、内资项目投资大幅增长,投资额是建区以来最多的一年。全年内资项目投资17.3亿元,增长154.7%。北良项目成为拉动内资项目投资大幅增长的主要力量,年内园区开发、港口建设、粮油储备设施完善等方面共完成投资12.9亿元,占内资项目投资额的74.6%。

2、房地产投资在去年基数较高平台上继续保持13.2%的增速。投资12.7亿元,是95年以来最多的一年。全年施工面积12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7%。房屋销售面积60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0万平方米。年内完成开发建设投资超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完成投资8.72亿元,占全区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的68.5%,规模化开发趋势进一步显现。

截止到2004年底,全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1.69亿元,其中基础(公共)设施投资133.91亿元,项目建设投资382.57亿元,房地产投资105.21亿元。

六、国内贸易、旅游业及物流业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迈凯乐、铜锣湾百货、必胜客餐饮等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和国际化连锁经营项目的入住,标志着开发区市级商业中心框架初具规模。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3亿元,同比增长14%,商业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旅游业健康发展。金石滩主题公园、光彩生态园等7个重点旅游项目进展顺利,开发区凯伦国际温泉俱乐部、新海天国际酒店的投入运营,对营造旅游氛围起到了促进作用。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到28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8亿元,分别增长21%和23%。

物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2004年新增企业31家,开发区物流企业已发展到228家。全区共完成货物吞吐量8166万吨,同比增长了134%,其中,港口吞吐量完成5566万吨,同比增长123%。北良港实现吞吐量1030万吨,同比增长9%;大窑湾散货码头完成货物吞吐量270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集装箱码头实现吞吐量168万标箱,同比增长19%。

七、科技

2004年全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 家,高新技术项目35项。高新技术企业工业产值为79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占全区当年工业产值的11%。截止到2004年底,全区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7家,高新技术项目11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