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普兰店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普兰店市统计局 (2006年3月31日)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务实创新,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加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时期主要任务。但同时面临着经济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人才短缺等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依据年度快报初步统计,现将2005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 一、综合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6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1亿元,增长14.3%;第二产业增加值111.1亿元,增长23.7%;第三产业增加值25.0亿元,增长11.1%。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8.1%:66.8%:15.1%。人均生产总值20161元,比上年增长23.1%。 财政税收:据财政部门提供,全年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11亿元,比上年增长26.7%(按可比口径增长19.8%)。其中:市本级3.16亿元,增长69.6%;乡镇级2.95亿元,增长43.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9.93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教育支出21349万元,增长30.0%;农业支出3848万元,增长17.3%;科技三项费用550万元,增长10.0%。据税务部门提供,全年全市完成税收总量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国税收入4.5亿元,地税收入5.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8%和23.5%。 二、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全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5亿元,是上年的2.94倍。其中,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8亿元,增长123.8%;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7亿元,增长260.6%。 投资结构:按产业划分(不含农户3.3亿元投资),第一产业投资8.8亿元,增长86.5%,占投资总额的12.2%;第二产业投资39.6亿元,增长160.3%,占投资总额的54.6%;第三产业投资20.8,增长340.9%,占投资总额的28.7%。 基础设施项目:全市用于公路投资3.1亿元,市政工程投资4.3亿元,开发区回填造地工程投资6.6亿元。用于医疗卫生事业投资3896万元,对16所医院进行了扩建改造,当年施工当年竣工4.43万平方米,医疗条件得到改善。 三、农业 农业生产: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3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农业产值18.2亿元,林业产值1.2亿元,牧业产值23.5亿元,渔业产值10.9亿元。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08.6万亩,增长2.3%;水果面积25.9万亩,增长4.0%。 农业产品产量:全年完成粮食总产量34.4万吨。其中,蔬菜总产量63.9万吨,比上年增产9.6万吨;水果总产量27.0万吨,比上年增产2.5万吨。 林业:全市造林面积为6005公顷,零星植树650万株,比上年增长8.3%。完成低产林改造面积200公顷。 畜牧业:全年生猪饲养量234.4万头,比上年增长22.3%;肉蛋奶总产量22.4万吨,增长21.1%,其中全年肉类总产量16.1万吨,增长17.5%,禽蛋总产量4.7万吨,牛奶总产量1.6万吨,分别增长42.4%和14.3%。 渔业:全市海水养殖及内陆养殖面积26.7万亩,比上年增加0.3万亩,其中,海水养殖面积18.1万亩,增加0.3万亩。全市水产品产量完成14.5万吨,增长4.3%。其中,海洋捕捞产量4.6万吨,与上年持平;海水养殖产量9.8万吨,比上年增长7.7%。 生产条件: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不包括渔船)56.94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30.9%;机耕地面积76.2万亩;机播面积48.5万亩。 水利建设:年末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万公顷。完成农建骨干工程138项,动用土石方127.81万立方米;新建提水站3座;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14万亩;完成水田抛插面积4.9万亩。 四、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96.9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增加值35.2亿元,比上年增长40.8%。 企业个数:到2005年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49家,比上年净增加34家。(2001年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家,2002年年末发展到71家,2003年年末发展到95家,2004年末发展到115家)。 产品产量: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货值39.6亿元,比上年增长31.6%,主要出口产品以服装、轴承、机械刀片、眼镜等为主。 经济效益: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91.4亿元,比上年增加26.6亿元,增长41.0%;实现利润总额6.3亿元,比上年增加1.3亿元,增长24.9%;亏损工业企业由上年的41家减少至30家,亏损面由上年的35.7%降至20.5%;综合效益达到120.1%,比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 建筑业: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44家,实现总产值59.1亿元,是上年的2.1倍。实现利润总额41747万元,是上年的2.3倍。实际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45.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8万平方米。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5492元/人,比上年增长14.8%。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7.4%。按地域分,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7.3亿元,增长17.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8.5亿元,增长17.7%。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6.4亿元,增长17.3%;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0.9亿元,增长17.7%。按经济类型分,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32.9亿元,增长21.1%,占全市零售额的比重达到91.6%,与上年相比上升了2.4个百分点;有限责任及股份制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亿元,比上年增长24.6%,比重由上年的3.1%提高到3.4%;而国有和集体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亿元,比重下降了3.1个百分点。按消费品用途分,吃类商品零售额为17.5亿元,增长16.9%;穿类商品零售额6.8亿元,增长19.5%;用类商品零售额10.4万元,增长15.2%;烧类零售额1.1万元,增长36.7%。 六、对外经济 利用外资: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37项,超千万美元的项目4个;协议合同外资金额达20400万美元,增长61.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147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3.6%。 对外贸易: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5165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出口总额36659万美元,增长32.0%。 旅游:着力抓好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宣传促销和旅游环境优化,重点开发大连安波鸿缘温泉山庄、大连安波人造滑雪场等5个旅游项目,使旅游业发展有新突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31万人次,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特别是安波温泉旅游度假区和老帽山风景区接待旅游人数均比同期增长20%以上。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1亿元,同比增加18个百分点。“滑雪+温泉”主题旅游已成为我市主要的旅游品牌和旅游新时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