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金州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保险:各项保费收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1.8亿元,增长14.3%;财产险保费收入7267万元,增长5.2%。各项赔款支出6019万元,比上年下降4.8%。未决赔款649万元。 九、科技、技术质量监督 科技立项:全年共受理科技项目150项,其中工业68项,农业65项,社会发展事业17项。确定了67个区级重点科技项目,拨付研发资金1150万元。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6项,其中,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17项;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省技术创新基金项目3项;申报国家技术创新基金项目3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项目1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项、火炬计划及其他项目8项。 科技成果:全年完成科技成果鉴定17项,其中,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4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大连金科科技培训服务中心的“甜樱桃贮藏保鲜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贮藏用保鲜剂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区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高新技术: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9.5亿元,增长8.3%;实现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19.4亿元,增长9.0%;实现利税总额2.3亿元,下降4.2%。我区第一个工业科技项目孵化基地-“大连傅氏科技孵化有限公司”已挂牌成立,即将运营。 技术市场和民营科技:核准认定技术合同49项。从合同类别看,转让合同5项,开发合同7项,咨询合同21项,服务合同16项。从合同行业看,农业6项,工业43项。实现技术交易额1261万元。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59家,其中,新认定民营科技企业3家。 科技普及:全区拥有国家级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普示范基地2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58个,其中新建7个。全区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320余期次,举办2次农技协培训班。年内完成了27个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社区科学普及率达到90%以上。 技术质量监督:按期完成了15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13类食品企业的申报准备工作。采用国际先进标准12家22项,企业标准备案100家,标签备案200家,商品条码完成22家。华农豆业“汇宝”牌大豆油和鹏鸿木业“鹏鸿”牌人造板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全年监测计量器具3.7万台件,其中强检近1万台件,检测覆盖率达96%;检验锅炉851台,压力容器423台,民用钢瓶1.3万只,检测覆盖率达98%。查处违法案件80余起,其中立案15起,结案率达100%。 十、城乡规划建设 城乡规划:全年完成总体规划和控制规划26项,总规划面积26.4万公顷,其中,大连金州物流园控制性详规方案,规划面积604.1公顷;大魏家镇临海工业区总体规划,规划面积686.2公顷;登沙河临港工业区总体规划,规划面积7178公顷;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总体规划,规划面积1200公顷;五一路东段改造规划,规划面积236公顷;2005-2010年金州区域中小学规划,规划面积8300公顷;高速公路三大出口规划,规划面积64.3公顷;大连快轨3号线选址规划,规划面积22公顷,长度11公里。完成各类详规235项,总规划面积635公顷。年内审批城区各种建设用地73件,规划用地面积712.1万公顷;审批乡镇规划用地56件,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 土地管理:年内审核审批上报征用转用31批次,批准面积302.6公顷。全区供地125件,供地面积158公顷。受理土地登记208件,登记面积490.6万平方米,其中国有44件41.5万平方米;集体116件113.1万平方米。完成了大连快轨3号线续建工程、登沙河临港工业区、永安大街北延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征地报件和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了新一轮金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城镇地价、农村农用地的分等定级工作已全面展开。年内共挂牌土地37宗,成交32宗,挂牌出让面积16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7.8万平方米,土地出让金12.6亿元,其中实收10.5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9万元完成城区土巷路摸黑路改造。完成古城甲区、于洼、联胜、南山等103个花坛绿地的改造。新建城市公厕40座,其中旅游公厕16座。解决城区4000户居民生活用煤气问题。开工建设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将为700多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问题。投资2575万元完成渤海街、四化路、香泉街、支三路等10条路街的新建和改造。沈大高速公路金州和三十里堡两个出口主体工程的改造已完工。投资1.1亿元的五一路东段改造工程进展顺利。 城市绿化:年内投入城市绿化资金2943万元。新建绿地13.2万平方米,改造原有绿地38万平方米,排土石方7.0万立方米,回填绿地用土5.1万立方米,栽植各种树木52.6万株(各种大树1.6万株),栽植各种花卉52万株,栽种草坪5.5万平方米。到年末,全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9%,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3平方米。 市容整治:审批规范性广告牌匾和礼仪活动设置360多份,审批占挖道74项、建筑围档5处。城区路街的扫保面积达到134万平方米,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质量监测: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好于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有效天数的86.8%。廿里堡镇、卅里堡镇、石河镇、杏树屯镇、大魏家镇环境空气四项污染物年均值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登沙河水质各项监测指标年均值均符合国家标准。城区各功能区昼夜间噪声年均值符合国家标准,城区交通噪声年均值比上年略有下降。 生态环境保护:我区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了国家和省复查考核组验收。亮甲店镇通过市考核验收,成为我区第5个市级生态示范乡镇。拉树山村、阿尔滨村、桃园村、三家子村等被区政府命名为“生态示范村”,我区生态示范村已达到19个。年内,有7个单位被市环保局授予绿色学校或医院称号,有1家企业被评为市环保友好企业,有10家单位通过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全区有机食品基地已发展到5000余亩,并按照国际国内标准严格管理。 污染防治: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到100%。全年审批新建项目831个,依法否定29个,对684个新增企业进行跟踪检查,对5家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了纠正。年内提供监测数据3.8万个,通报全区环境质量状况分析4次,在局域网上公布监测结果69次。全年投资2500万元完成治理项目54个,通过治理改造,化学需氧量削减240吨,二氧化硫削减140吨,烟尘削减285吨。 执法监督:重点检查了300多个单位,其中发出监察警告192家,限期整改76家,停产整顿1家,关闭2家,拆除不合格锅(窑)炉49台,拔掉废弃烟囱41根。依法征收排污费1000余万元。年内受理信访602件,处理率达100%,结案率达98%以上,满意率达96%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