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金州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2-04 大连市金州区统计局

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6所,在校学生3451人,毕业生1300人,其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631人,有189名毕业生考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6000科次,有248人年内获得了本、专科毕业证书。

办学设施:年内合并村小学4所,农村中小学改扩建项目8项,工程建筑面积19800平方米。新建金州区职教中心,扩建面积达11949平方米。为37所中小学配备微机1435台,到年末,全区中小学拥有586型微机4202台,生机比例日趋合理。全区有10所中小学顺利通过了大连市标准化学校验收。

教师素质:继续坚持校长竞聘上岗制度,顺利完成5032名中小学教师的第二轮双聘工作,完成了522人的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2%,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55.4%;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7.6%,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49.7%;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0.9%。

十三、卫生

全区拥有乡级以上卫生机构30个,其中,医院13个,乡镇卫生院8个;实有床位2280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272人,其中执业医师833人,注册护士909人。拥有诊所、卫生所、医务室88个,村医疗点169个。孕产妇死亡率为零,婴儿死亡率降到9.78‰。

预防保健:完成了先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已建成的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150平方米,人员53人,总投资475万元。巩固农村乡镇卫生院"四化"建设成果,在8个乡镇13个村开展了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的5种慢性病的防治工作。首创国家级卫生镇1个,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95%,村屯环境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100%。

科技行医:开展了包括高压氧仓、介入治疗、支架造影等新技术25项,填补了我区技术空白。建立了2个二级、1个三级重点学科,提高了医院的技术水平和社会知名度。全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95%的医务人员参加了继续医学教育,95%以上人员达到了规定学分。

十四、文化

全区拥有区级文工团、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各1处,文化站16个。

艺术表演:区文化馆、文工团国内演出80余场,其中,下乡演出29场,组织大型文艺活动8次。新年音乐会、百花会、迎新灯会等多项文艺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小品《谁说了算》、京东大鼓《家常菜》在大连"宏孚国贸杯"大赛中获得金奖。

群众文化活动:继续开展以"七彩周末"为主题的广场文艺晚会,全年共上演200余场。戏曲、曲艺、歌舞节目进广场,文学赏析、书法艺术进社区,群众文化水平不断提高。

图书馆:总藏书量10.8万册、件,书刊外借15.8万册次,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23次,参加活动达5000余人次。

广播电视:金州电视台播放节目5674小时,平均每天播出15小时32分;调频广播播放节目5854小时,平均每天播出16小时20分。共播发稿件4980条,摘播稿件4972条;播发新闻类专题802期、文艺类专题469期;播放电视剧65部、1568集;《午夜电影广场》播放电影365部。

十五、体育

群众体育:组织全区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16项30次,参加人数达40万人次。新建体育活动场所28处,社会体育指导站发展到400余个,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到800多人。长年参加体育活动人数达到18万人。改建的市民健身中心使用面积约4000余平方米,8处健身路径按计划完成。

竞技体育:在辽宁省第四届农民运动会中,我区获象棋比赛男女团体亚军,有多人进入男女单项前10名,并获特别贡献奖。

承办赛事:承办了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棒球和垒球比赛,女子组田径预赛。承办了全国登山健身比赛辽宁赛区比赛,参加人数达万人之多。接待国内重要赛事16次,参加运动员7200人。成功地举办了全区第48届田径运动大会。举办区级各类竞赛30余次,参加运动员2700多人。

十六、人口就业

人口:全区年末户籍总人口473711人,比上年末减少2944人,下降0.6%。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39100人,比上年增长13.5%,占50.5%;农业人口234611人,比上年下降11.8%,占49.5%。男性人口236851人,占50%,女性人口236860人,占50%。全区人口出生率为4.2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0‰,分别比上年降低了1.97和2.37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为99.90%。

从业人员:全区年末从业人员22.8万人,比上年增长0.9%,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6.3万人,下降3.1%;第二产业从业人员8.3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8.2万人,增长5.1%。全区城镇单位年末从业人员4.0万人,比上年增长29.0%,其中,在岗职工3.98万人,比上年增长30.3%。

城镇再就业:介绍安置就业和再就业1.48万人,比上年增长19.4%,其中,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8101人,增长14.9%。安置残疾人就业240人。

十七、人民生活

居民收入:全区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2104元,比上年增长9.2%。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5416元,比上年增长7.3%。

房改资金:全年筹集各项房改资金8817万元,其中,住房公积金7065万元,售房资金1433万元。房改资金运用和使用7040万元,其中,运用房改资金发放个人政策性抵押贷款412户,金额3165万元。

社会养老保险:全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7万人,养老保险费征缴1.21亿元,支出2.1亿元,确保2.9万名退休人员退休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1万人,共收缴医疗保险基金4239万元,支出3328万元。失业保险参保职工达到2.9万人,共征缴失业保险费960万元,按时足额为1.6万名失业人员社会化发放失业保险金636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参保人员达到5254人,收缴养老保险费2419万元,为2243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发放退休金2942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016人,收缴1208万元,全年为1317人支付养老金155万元。

最低生活保障:继续落实"四位一体"最低生活保障模式,实现了应保尽保。城镇2298户、5092人享受低保保障,发放保障金408万元。农村1634户、3087人享受低保保障,保障面1.1%,发放保障金170万元。全区筹集扶贫帮困款物价值45.3万元,实现了特困职工无社会保障为零的目标。发放残疾人救济款342.3万元,扶持残疾人151户、248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加大对社会福利机构设施的投入,区社会福利院二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新增床位300张。区社会福利院被评为省一级福利院。投资120万元设60张床位的老年公寓已投入使用。第二批"星光计划"项目全部完成,建成了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的室内"星光老年之家"。全区室内外老年娱乐健身活动场所达51个。全区福利企业1200名残疾职工全部参加养老保险,参保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