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金州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4 大连市金州区统计局

三、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区拥有乡级以上公路33条443公里,比上年增加9公里,其中国家级公路3条111公里;省级公路2条16公里;县级公路12条179公里;乡级公路16条137公里。拥有乡级以上公路桥梁197座6241延米。全区拥有各种机动车辆4.7万辆,其中货运车辆9517辆;客运车辆354辆。全区社会货运量完成2214.2万吨,比上年增长6.3%,其中个体货运量984.4万吨,增长15%。社会货运周转量完成6.4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6%,其中个体货运周转量3.14亿吨公里,增长15.6%。全区公路客运量946.2万人,比上年增长10.8%。公路客运周转量1.6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4.6%。

邮电通信事业又有大发展。全年用于电信基本建设投资8000万元,对全区14个住宅小区线路进行了改造,并完成中继24芯光缆50.7皮长公里,区内144芯光环20.7皮长公里,27个模块局接入网工程,9个支局2592芯ODF架更新割接工程,斯大林路、和平路、202国道扩容3.8万线等。年内,新增多媒体网用户9199户,发展IC卡电话用户59户,校园卡电话1984户,ISDN用户506户。电话放号3.31万户,其中市话1.72万户;农话1.59万户。到年末,全区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6.8万门,实装用户达到13.4万户。全区电话普及率已达到35.5%,其中市话普及率达到46.1%;农话普及率达到28.4%,全区电话户装率达到60.9%。全年处理各种函件232.6万件,包件7.25万件,国内汇票20.3万张,订销报刊累计份数555万份。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2000年,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房地产投资大幅度增长的拉动下,比上年增长15.1%,达到25.9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9亿元,增长80%,其中用于基本建设投资1.7亿元,下降3.4%;用于更新改造投资完成0.1亿元,下降77.8%;用于房地产开发投资9亿元,增长1.88倍;用于其他投资0.1亿元,下降85.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亿元,下降6.3%。全区用于第一产业投资1.6亿元,下降48.4%;用于第二产业投资10.2亿元,增长5.2%;用于第三产业投资14.1亿元,增长45.4%,分别占投资总额的6.2%、39.4%和54.4%。全部施工面积155.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21万平方米,竣工率77.9%,其中住宅施工面积98.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9.7万平方米,竣工率70.9%。2000年,全区69家注册建筑施工企业完成产值28.8亿元,比上年增长42.6%。全年竣工的单位工程580个,其中优良工程249个,优良率达到42.9%。

五、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成绩显著。全年用于区政府确定的20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投资6000余万元。到年末,已完成了斯大林路升级改造、东山路改造及立交桥、解放路北段改造、民主街东段道路改扩建、商业步行街二期建设、兴隆街道路改造、拥政街北段道路建设、工商局北侧道路建设、三八小学门前道路建设等项城市道路建设工程。同时,完成了城市音乐喷泉广场、五一路东段、高速公路出入口、红旗河上游、西大河上游以及城区其他道路、广场、公园树木补植等一批城市绿化工程。用彩色地砖和花岗岩火烧板硬覆盖园路广场3万多平方米。站前广场棚户区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年内,新植各种树木38万株,花卉50万株,铺种草坪16万平方米,垂直绿化1万延米。全年新增城市绿地32.5万平方米,其中新增公共绿地16.72万平方米。到年末,城市绿地面积已达到730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面积112.7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6.44%,比上年增加1.64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5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89平方米。

环境保护不断加强。2000年,我区继续实施"蓝天碧水碧海宁静"工程,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有效保护。城市小区物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垃圾袋装化规模不断扩大,环境卫生明显改观。到年末,城市路面清扫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全年清运城市垃圾8.4万吨,城粪清掏8000余吨。年内,环保部门对129家污染企业进行了限期治理,到年末,已有82家企业达标,有10家企业被勒令停产。在加强旧污染源治理的同时,对211个新建项目进行了严格审批,技术审查率、跟综复查率、验收复查率等均达到100%。对城市1吨以下锅炉坚决取缔,对4吨以下锅炉严格控制,新上6吨以上锅炉必须安装脱硫装置。对重点污染源、噪声达标区进行跟踪调查,获得水、气、噪声监测数据1.1万个。建成了大气自动监测子站。2000年,我区被国家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六、国内贸易、旅游业

城乡市场繁荣稳定。2000年,我区积极克服内需不足,商品价格普遍下跌等不利因素,保证城乡市场稳步发展。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8.7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私营和个体商业实现零售额23.2亿元,增长12.3%,在零售总额中所占份额达到80.7%;从事私营个体商业人员已发展到3.5万人。年内,我区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在零售总额中,用于吃的消费12亿元,增长12.8%;用于穿的消费7.8亿元,增长7.7%;用于用的消费8.3亿元,下降5.6%。所占比重分别由上年的39.4%、26.8%和32.4%变化为41.8%、27.2%和28.9%。2000年,全区投资4980万元,新建市场3处,改建市场6处,新增市场面积8.5万平方米。到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市场63处,其中生活资料市场56处,双生市场7处。全区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累计完成26.4亿元。

旅游事业发展迅速。2000年,全区共接待中外游客105.1万人,比上年增长45.4%,其中国外游客2.6万人;国内游容102.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6倍和43.2%。用于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资金达到6000多万元,其中用于大黑山风景区投资2000余万元,进一步改善了我区旅游环境。年内,我区充分利用假日、大连赏槐会、大连国际服装节等有利时机,组织民间艺术节、巡回表演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来我区观光旅游,并通过召开旅游资源说明会、参加中国旅游博览会、组织旅游宣传日以及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促销我区旅游资源,扩大金州区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对振兴我区旅游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外经、外贸

2000年,全区批准利用外资项目81个,合同总金额2.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合同外资额1.51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额7175万美元。到年末,全区实际使用外资额累计达到4.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3%,占合同外资额的47.5%。在累计批准的773个利用外资项目中,水产品行业72项,食品行业115项,机电行业101项,服装行业98项,木制品行业97项,建材行业68项,第三产业73项,其他行业149项。这些项目合作伙伴分别来自香港188家,台湾83家,日本237家,韩国121家,美国78家,加拿大13家,新加坡11家,马来西亚11家,德国8家,澳大利亚7家,泰国5家,意大利4家,其他国家或地区7家。2000年,全区完成出口供货总额53.8亿元,其中粮油食品类完成6.2亿元;土畜产品类完成16.5亿元;工业品类完成31.2亿元。全区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达到2.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