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旅顺口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2-04 大连市旅顺口区统计局

三、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产值(现价)完成353205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种植业产值44953万元,增长14.7%;林业产值1785万元,下降19.2%;牧业产值60560万元,增长20.2%;渔业产值217321万元,增长12.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8586万元,增长22.9%。(见图三)

种植业:农作物播种面积10.14万亩,同比下降8.9%,其中,粮豆作物播种面积6.11万亩,蔬菜播种面积3.75万亩,分别下降7.4%和0.3%。新发展保护地面积4000亩,总面积达到2万亩;花卉种植面积400余亩,鲜切花年产量480余万枝,盆栽观赏植物150万盆;积极打造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建成3个千亩保护地示范园区和40个百亩保护地小区;新植果树3.6万亩,建成江西、北海、双岛湾千亩大樱桃基地12个,大樱桃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万亩。农产品产量继续保持稳定,粮食总产量24862吨,比上年下降8.7%,单产437公斤,同比净增12公斤,其中,小麦和玉米的单产分别达到407公斤和464公斤;蔬菜总产量140388吨,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水果总产量38901吨,增长7.6%,其中,红富士苹果产量16649吨,增长6.6%,梨产量7730吨,增长15.0%,大樱桃产量2997吨,增长32.2%。

林业:实施生态文明村、林基干林带、道路绿化、生态河流和荒山补植建设。投资4500余万元实施林业工程,参加义务植树21万余人次,动用土石方32余万立方米;完成海防林建设4公里,道路绿化26公里,河流绿化5公里,补植造林3500亩。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55万亩,植树355万株;育苗面积6000亩,当年苗木产量1000万株;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1.3%。

牧业:全区动物免疫、检疫、消毒、耳标佩带率达100%。生猪饲养量10.9万头,比上年下降13.5%,其中,年末生猪存栏3.7万头,下降12.1%;肉鸡饲养量326万只,下降5.2%,蛋鸡存栏304万只,与上年持平;奶牛存栏4634头,增长1.3%,其中,能繁殖奶牛3818头,增长6.2%;羊存栏5596只,下降19.9%。主要牧业产品产量稳中有降,肉类总产量17458吨,下降6.2%,其中,猪肉产量5184吨,下降21.2%,禽肉产量11888吨,增长1.8%;奶类总产量18021吨,增长0.1%,其中,牛奶产量17028吨,增长0.6%;禽蛋总产量37650吨,下降4.7%,其中,鸡蛋产量37205吨,下降5.4%。

渔业:年末拥有渔业船舶2416艘,比上年增加248艘,其中,机动渔船2382艘,增加253艘。水产品总产量30.9万吨,比上年增长1.0%,其中,海水养殖产量19万吨,增长1.6%。拥有育苗室50个,投放鲍鱼苗8350万粒,海参3.1亿头,虾夷扇贝和魁蚶底播16万亩,陆地工厂化养殖面积发展到10万平方米,海珍品底播面积发展到31.4万亩。水产品加工企业128家,水产品年加工能力17.4万吨。龙王塘渔业园区被评为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基地。

新农村建设:区政府安排资金2700万元,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村生活环境质量。重点建设10个市、区两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新建农民住宅小区20个;新建农村公路37.4公里,示范村道路覆盖率达到80%;新建生态文明村14个,生态示范村发展到66个;改造旱厕1400个,水师营街道、长城街道已实现垃圾外运。

农业产业化:新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44个,重点发展26个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生产面积达到1万亩,打造20个标准化畜牧小区;新发展5家农业加工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60余家,培育了30个农产品知名品牌,农产品成功占领大商、沃尔玛等大型商场和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44个,其中,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7家,4万户农民进入产业化经营。

农业机械化: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26.20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万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83台,拥有农用载重汽车和机动三轮车1932辆和2244辆。拖拉机作业量488万标准亩,同比增长14.0%,其中,农业作业量450万标准亩,增长15.4%。机耕地5万亩;机播地4.5万亩,其中,精量播种4万亩;机收地2万亩;机械植保面积15.5万亩;深层施肥面积4万亩。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8100万元,完成水利工程21项,增加蓄水能力60万立方米;完成节水灌溉工程4000亩,治理河道工程25公里;完成人畜饮水工程13处,解决10个村、1.7万人的饮水困难;实施屋檐集雨工程200户,有效改善沿海村百姓饮水质量;新建大中型沼气综合示范项目14项,“三位一体”户用沼气及太阳能综合示范项目36座。(图三为饼状图,种植业比例为12.7%;林业比例为0.6%;牧业比例为17.1%;渔业比例为61.5%;农林牧渔服务业比例为8.1%)

四、工业

工业生产:初步核算,2007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完成38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工业用电量3.8亿千瓦时,增长22.5%。规模工业发展势头强劲,重工起重、重德钢结构、大电机等一批大型工业企业全面建成投产,有效拉动了全区工业的发展,工业效益和速度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统计快报显示,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发展到271家,比上年增加63家;工业总产值实现89.25亿元,增长49.4%,与上年相比,增速提高了21.1个百分点,再创新高,其中,外商投资经济实现34.22亿元,增长57.3%,占规模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36.4%提高到38.3%,股份制经济实现36.6亿元,增长51.8%(见图四);销售产值实现85.1亿元,增长45.7%,同比提高17.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完成28.4亿元,增长50.8%,增幅加快26.6个百分点;利税总额6.09亿元,增长50.6%,其中,利润3.66亿元,增长63.5%。华锐重工等8家企业工业销售产值超亿元,纳税超千万元企业12家;成功引进我区历史上投资额度最大造船项目,我区成为大连市重要的船舶制造、配套和重大装备制造生产基地。

产销衔接: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95.4%,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99.0%,集体企业67.4%,股份合作企业99.0%,股份制企业92.7%,外商及港澳台企业99.4%,其他经济96.7%;按产业类型划分,轻工业99.2%,重工业95.2%。

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投资5.9亿元,开发新产品85项,其中,技术改造44项,同比增长26%。大连环友屏蔽泵有限公司开发与研制的200KW屏蔽电泵,主要技术性能和控制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新产品产值15.5亿元,同比增长124.4%,增幅快于总产值增速75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1.7%上升到17.6%。

园区建设:旅顺开发区工业园区完成投资8000万元,累计入驻工业企业107家,产值实现32亿元;长城三涧工业园区完成投资1亿元,累计入驻企业129家,产值实现11亿元;水师营工业园区完成投资2000万元,累计入驻企业47家,产值实现5.1亿元。(图四为饼状图,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比例为10.8%;集体经济比例为3.5%;股份合作企业比例为2.5%;股份制经济比例为41.0%;外商投资经济比例为38.3%;其它经济比例为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