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金堂县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4 成都市金堂县统计局

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00末,县城实有房屋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住宅使用面积和居住面积分别达93.8万平方米和67.3万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和居住面分别达到13.8平方米和9.9平方米。

县城供水能力增强。2000年,县城日供水能力达到4.6万吨,全年供水总量396万立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100%。

县城用气普及率提高。全年县城天然气供气总量263万立方米,其中家庭用量230万立方米,天然气用气户数达到8462户,用气人口46000人。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150吨,其中家庭用量110吨,用气户数1160户,用气人口3000人。县城居民用气普及率达到86.88%。

城市公共交通不断壮大,出租汽车发展迅速。到年末,县城已开通了6条线路的市内公共汽车,市内公共汽车营运车辆达51辆,运营网线长度达50公里,客运量达到127万人次。县城出租汽车100辆,比上年增长20.5%。

城市环境卫生得到进一步改善。加强了对各类违法违章建筑的查处,加强了对公交车、出租车、人力三轮车和重要街道、重要路口的管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进一步强化,市民卫生意识不断增强。环卫部门全年清扫面积50万平方米,生活垃圾清运量2.5万吨。

县城绿化再上台阶。年末县城绿化覆盖面积238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55公顷,公共绿地面积39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1%,绿地率达13.7%,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6.9平方米。

十二、人民生活

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2000年,全部职工人均工资达7064元,比上年增加608元,增长9.4%,其中在岗职工人均工资7800元,增长9.8%。据对城镇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446元,比上年增长7.8%;人均消费支出5079元,增长18%。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食品消费比重继续下降,穿、用、家庭设备、交通通讯、娱乐、教育、居住等消费比重继续上升。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品拥有量为:毛皮大衣92.5件,呢大衣250件,毛毯152.5件,组合家具87.5套,沙发252.5个,摩托车7.5辆,自行车140辆,洗衣机100台,电风扇242.5台,电冰箱80台,彩色电视机130台,影碟机52.5台,家用电脑10台,组合音响32.5套,录音机42.5台,空调器7.5台,淋浴热水器85台。

据对农民家庭抽样调查,2000年,全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686元,比上年增加143元,增长5.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0元。年末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型家具444件,洗衣机10台,电风扇164台,电冰箱4.5台,热水器2.5台,自行车79辆,摩托车17.5辆,彩色电视机38台,黑白电视机71.5台,影碟机17.5台,组合音响9台。

居民储蓄存款增加。2000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1264万元,比年初增长14.1%。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达1909元,比年初增加221元,增长13.1%。

社会保障事业得到巩固和提高。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22935人,实发养老金金额4400万元%;大病医疗参保职工7464人,工伤保险参保职工16151人,生育保险参保职工20056人。

十二、人口

2000年11月1日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全县人民支持下,以搞准总人口、流动人口、出生、死亡人口为重点,以普查数据质量为核心,扎扎实实,创造性的开展普查各项工作。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顺利完成,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