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白江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2-04 成都市青白江区统计局

200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人民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的思想,围绕“构筑成都工业高地,跨越发展青白江”这一主旋律,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成都东郊产业调整的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不断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坚持扩大招商引资,经济运行总体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3.5亿万元,比上年增长14.7%,在全市20个区市县中增幅继续领先。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31.5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17.2亿元,增长12.4%。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9.0:58.8:32.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3万元,比上年增加1701元,增长12.8%。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区从业人员2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4.0万人,增加0.1万人。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通过多种途径指导和帮助231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年末国有企业实有下岗职工13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口92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就业和再就业矛盾较为突出;农民收入增长仍比较缓慢;城乡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不强;民间投资启动缓慢,金融环境优待进一步改善;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仍需进一步改善。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38668万元,增长5.1%。其中种植业产值21069万元,种植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58%下降到54%;牧业、渔业产值14596万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6%上升为38%。全区粮食播种面积26054公顷,比上年调减681公顷,粮食播种面积与各类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由上年的60.3:39.7改变为56.0:44.0。粮食总产量37964吨,下降4.3%;油料总产量10950吨,下降3.0%;水果产量5798吨,下降2.5%;肉类总产量24898吨,增长10.0%;水产品产量1050吨,增长4.5%。其它农副产品生产基本稳定(见附表)。

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全年农村用电量达7960万千瓦时,增长9%。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6万千瓦,增长11.8%;大中型拖拉机238台,增加11台;农用载重汽车272辆。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6992吨。全年完成造林面积905公顷。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全年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78884万元,增长20.4%。

农业基本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全年水利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3378万元。全年共完成渠道标准化整治43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5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5万亩;加固江河提防1公里;岁修及改建电力提灌站34处;“微水治旱”工程建蓄水池1108口。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逐步回升。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74294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60563万元,增长20.8%。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34369万元;重工业增加值126194万元。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99315万元;集体工业增加值618万元;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4328万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13207万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见附表),产销衔接状况较好,全年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9.6%,增长1.5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工业技改力度加大。2002年,全区完成工业技改投资61694万元,比上年增长86.6%。规模企业中冶金、化工两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94991万元。全区工业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企业有8家,实现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有8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化肥35.9万吨,下降0.9%;三聚氰胺2.7万吨,增长7.8%;服装8.7万件,下降57.6%;玻璃纸4733吨,下降0.1%;水泥12.1万吨,下降6.3%;钢材88.6万吨,增长44.1%;生铁95.4万吨,增长36.3%;汽车9660辆,增长3.1倍;强化木地板171.6万平方米,下降32.9%。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99.5%,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60041元/人。全年实现利润4100万元;企业亏损面为24.4%,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04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全年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11.78亿元,竣工产值14.4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11亿元,下降2.2%;全年施工单位个数32个,建筑企业施工面积775066平方米,增长5%,竣工面积513798平方米,增长20.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3127万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55286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占全区总投资的比重达36.1%;更新改造投资61694万元,增长86.6%,占全区总投资的比重达40.3%;房地产开发投资14103万元,增长19.1%;其他投资22044万元,下降22.8%。全年新增固定资产68963万元。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全年非国有单位完成投资56652万元,比上年增长96%,占总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23.8%上升到本年的37.0%。攀成钢和川化重点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分别达24139万元和17998万元,支柱企业的发展,加大了投资力度,扩大了投资规模。

商品住宅购销两旺带动了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2002年我区商品住宅建设投资达7078万元,比上年下降13.7%,占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69.3%,下降到本年的50.2%。全区累计销售商品房99893平方米,增长34.2%;商品房销售额11184万元,增长67.3%,其中住宅销售额6039万元。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8838万元,比上年增长12.6%。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8689万元,增长6.1%;餐饮业零售额21187万元,增长62.3%。股份制经济零售额7514万元,增长100.9%;私营经济零售额21391万元,增长42.7%;其他行业38962万元,增长8.1%。以住房、汽车、旅游、信息产品等为代表的新的消费热点正在加速形成。

商品交易市场不断发展。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67682万元,增长10.8%。年成交额上5000万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4个。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加速发展。

六、对外开放

利用外资发展势头良好,进出口快速增长。全年出口总额1260万元,增长31.3%。全年合同利用外资7864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9倍;实际利用外资22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