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羊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4 成都市青羊区统计局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5.03亿元,同比增长24.66%,科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的投入继续加大。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持续发展。全区紧密围绕“全面推进科教兴市,建设高科技成都”的发展战略,打造共性技术平台,改善创新创业环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有力推动了全区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2007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6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07.9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71.51%;全年专利申请数1220件,比去年增长49.5%。2007年政府科技投入力度明显增强,区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共计1669万元,其中:应用技术研发资金(科技三项费)1400万元,占财政预算支出的1.32%,比上年增长380万元,增幅达37%。随着一大批高科技项目的实施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支生力军已逐步成为我区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07年全区紧紧围绕“均衡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目标,确保了教育事业保持领先。2007年我区被省政府确定为四川省首批义务教育示范区。年末全区拥有普通中小学校50所,在校学生59283人,专任教师327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2007年全区共投资4100万元,启动完成了24项学校建设工程;投入128万元铺设光纤设备,建立校校畅通的信息专网;投入137.5万元,购置了功能强大、管理便捷的系统软件;投入86.8万元建设了全区数字校园“大脑”——信息核心交换机。实现了教育设施设备提档升级,办学硬件再上新台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全区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区”为抓手,继续深化“文化带动·文明融合”工程,实施“一一三三”文化攻略,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始终围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条主线,狠抓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通过精心制作“非遗”宣传册《蜀韵金沙·锦绣青羊》和形象宣传片《追寻经典·品位青羊》,开展青羊“非遗”及民间艺术展览,举办“蜀韵金沙·锦绣青羊”大型主题文艺展演等各项活动,为区域文化旅游总体形象的宣传提升增添了色彩。2007年共举办“琴台欢歌”大型广场文艺演出20场次,举办“新市民文化艺术讲习”90场次,开展“青羊生活方式”各类文艺展演(讲座)活动110余场次,开展“文化下乡·乡风进城”文艺展演30余场次,受惠市民超过32万人次。2007年,区图书馆馆藏图书达18万余册。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2007年全区卫生事业以“均衡、为民、特色”为理念,以“做青羊人的健康卫士”为宗旨,通过创设了人性化服务环境、人性化服务流程、人性化服务语言、人性化帮扶的4S服务模式,推进卫生事业快速发展。2007年我区成功创建成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我区三大指标稳步提升,人均期望寿命达76.17岁,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为4.85‰。初步实现了全区城乡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满覆盖,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不含诊所)41个,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5212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4321个。

体育事业全面推进。2007年全区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契机,全面推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全年举办区级各类竞赛活动50余次,承办大型活动5次,参加省、市大型活动4次,参加健身活动群众累计达3万多人次,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健身大讲堂”——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康庄社区行》活动为龙头,在康庄、培风、联工、农民集中居住区,相继开展新市民“迎奥运、促健康、大家乐”系列活动16次。2007年末全区体育人口达30万人,占总人口的60%;在全区14个街道、74个社区中均建立了文体活动站;成立各类体育协会13个,文体活动队293支;有文体活动场所158处,晨(晚)锻炼点68个。

在上海举行的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上,我区8名特奥运动员代表四川省参加了全国第四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取得了4金1银1铜的优异成绩。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全区城市建设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人居成都为主题,加强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雨污分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江安河污水处理厂及干管建设,已完成工作量40%;景观大道建设完成了拆迁工作量95%,天府广场西单行道延伸扩建至南大街项目拆迁工作已启动;完成了“同盛路”电力、通信下地,三环路风貌整治,青龙巷路面铺装;28个排水口治理涉及我区1户排水户雨污分流整治工作已经完成;城乡照明工程已完成施工安装80%。完成4个农民集中安置点“六站一室”建设的选址定点,其中,龙嘴“六站一室”施工建设即将完成。完成盐井“新居工程”配套道路和居住小区的移交。启动新居工程拆迁和开工建设92万平米,完成新居工程34.05万平米的建设。

环境整治成效显著。重点加强摸底河、文家排洪河、苏坡支渠等河道的综合整治,清除河道淤积物130000立方米,清运沿岸固废3500立方米。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做好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已实现主要污染物消减量COD496.85吨、氨氮为38.72吨、二氧化硫为83.27吨。严格执行扬尘污染应急预案启动程序,启动大气应急预案10次,截止12月25日,我区空气质量轻微污染以上天数为61天,比去年同期减少20天。空气质量优良率由去年的74.6%提高到83%,提高了8.4个百分点。大力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投入资金200万元。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7年末全区户籍人口52.3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万人。常住人口7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798人,出生率为7.34‰;死亡人口2888人,死亡率为5.5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6‰。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7年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1205元,同比增长14.9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0.06元,同比增长13.68%;农民人均纯收入8522元,同比增长19.01%。

社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截止2007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16万人,年新增参保0.69万人,征收基金(含新征地)24093.55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7.49万人,年新增参保人数1.12万人,征收基金9925.17万元。生育保险参保5.07万人,年新增参保0.62万人,征收基金470.05万元。失业保险年末参保3.91万人,年新增参保0.75万人,征收基金1305.72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不断完善,全面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我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共计38790人,参加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