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武侯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成都市武侯区统计局 2009年3月10日 200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人民积极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努力克服地震和金融危机对全区经济工作带来的影响,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全区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 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8.25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28亿元,同比下降28.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5.08亿元,同比增长12.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2.89亿元,同比增长12.5%。三次产业比重为0.1:35.9:64.0。在各行业中,第三产业已成为全区经济的主要支撑,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6%,带动经济增长8.0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08.48亿元,同比增长17.4%,占地区生产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9.9%,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2.90亿元,同比增长20.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5.57亿元,同比增长14.7%。民营企业(个体、私营、外商和港澳台企业)实现税收收入21.03亿元,比上年增长0.8%。继续保持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评价前列。 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全口径财政收入56.51亿元,同比增长16.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94亿元,同比增长20.0%;实现税收收入13.74亿元,同比下降0.3%。地方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民生支出增长迅速。2008年全区一般预算支出23.98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24亿元,同比增长10.2%;教育支出3.33亿元,同比增长34.6 %;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83亿元,同比增长30.6 %;医疗卫生支出1.21亿元,同比增长55.7 %。 二、农业生产 随着统筹城乡发展的深入推进,农业生产已逐年萎缩:2008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08万元,比上年减少41.0%。其中:种植业产值3074万元、林业产值463万元、畜牧业产值347万元、渔业产值96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39.9%、54.3%、24.4%、37.5%。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7.54亿元,增长16.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1.9%,带动经济增长4.0个百分点。28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1.62亿元,同比增长20.4%。在全部工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重由2007年的74.9%提高到2008年的81.8%,提高了6.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末资产总量达到175.57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实现利税总额16.14亿元,同比增长18.5%;全员年平均劳动生产率达到12.43万元/人,比上年提高13.1%。 工业集中建设进程加快。2008年,武侯工业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82亿元,同比增长28.1%,园区集中度达50.0%,实现利税总额6.81亿元,同比增长13.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08亿元,其中工业投资23.66亿元,技改投资22.66亿元。 建筑企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2008年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9.8亿元,同比增长20.3%,施工面积476.9万平方米,其中实行招投标450.2万平方米。实现建筑业收入48.7亿元,竣工产值28.8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7.54亿元,增长16.1%。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8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8.85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91.30亿元,同比增长51.6%;更新改造投资33.03亿元,同比增长47.7%;房地产开发投资94.51亿元,同比增长2.6%。分产业看,二产业投入资金40.97亿元,同比增长77.2%,占总投资额的18.7%;三产业投入资金177.88亿元,同比增长17.4%,占总投资额的81.3%,为全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点项目建设龙头作用突显,107个重点项目当年完成投资122.29亿元,同比增长23.4%,占全部投资额的55.9%。 房地产业市场销售低迷,投资保持稳定增长。2008年共有房地产开发项目104个,施工项目86个,完成投资94.51亿元,同比增长2.6%。完成房屋施工面积645.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3%,其中新开工面积77.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9.3%;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91.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9.8%,实现商品房销售额61.3亿元,同比下降38.5%。 五、商业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区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07亿元,同比增长21.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95.70亿元,同比增长20.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9.82亿元,同比增长28.3%。从经济类型看,私营个体经济成为消费品市场的主体经营力量,实现零售额114.11亿元,同比增长14.4%,占全部零售额的48.3%;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股份制等经济形式仍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实现零售额120.16亿元,同比增长达到30.0%。 六、招商引资 全年共引进市外内资项目641个,到位资金86.05亿元;引进外资项目71个,实际使用外资43222万美元,同比增长0.5%;完成外贸出口82053万美元,同比增长43.8%。积极参与和成功举办了浙江、上海、香港等地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了东泰商城、华宇·荣国府商业广场、川大百富广场三个市级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项目、日本日立空调系统成都分公司等世界五百强企业落户武侯。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实现税金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9%、32.7%。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4项,其中: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3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国家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10项。申报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02项。全年获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立项共43项,资助资金累计1609万元。2008年,组织企业申报省科学技术奖3项,其中两项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申报市科学技术奖16项,其中1项荣获一等奖。协助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科技成果鉴定15项。充分利用科技一条街业界知名度较高、产业聚集能力强的优势,成功引进全球第二大芯片厂商AMD和台湾晨星半导体公司。极协助成都市人民政府成功举办第六届成都国际电脑节,武侯区荣获“中国西部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商务区”、“中国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园” 两个国家级授牌。 以“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为统揽,不断增强区域教育综合实力。全区教育经费总投入3.69亿元,人均教育经费支出大于450元。加大对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投入力度,对机投中学、晋阳小学、金花中学等25所学校维修改造及校园文化建设资金达1833万元。投资56.4万元用于全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设施配置。建立了武侯教育区域网,结合我区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优势,建立校园网络绿色上网空间,净化网络环境。切实完善了教育资助体系,确保对各教育阶段城乡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不重不漏全覆盖”,2008年春秋两季共资助惠及学生1889人,资助金额达100.54万元。对符合条件的武侯籍农民和失地农民子女免除“一费制”费用共计380.01万元,惠及学生16452人次,免除智障儿童、少年学习教育费用81人次1.31万元。着力打造民工子弟学校新亮点,行知实验小学和陆坝中学两所公建配套学校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以礼仪职业中学为龙头,不断扩大规模,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提高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截至年底,全区共有各类中小学校63所,在校学生84588人,专任教师437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年末幼儿园107所,在园幼儿2014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