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羊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成都市青羊区统计局 2009年3月31日 2008年,是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一年。全区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经受了国际金融风暴带来的巨大冲击。一年来,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取得了抗震救灾工作的重大胜利。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紧紧抓住“扩大内需、灾后重建、试验区建设”三大机遇,着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的转型升级,以产业项目发展为支撑,全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继续增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就。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4.81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16亿元,同比下降25.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9.54亿元,同比增长11.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5.11亿元,同比增长13.0%。一 、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为0.05:28.05:71.90。按常住人口计算,2008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46685元,增长9.8%。 民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所有制结构优化、扩大就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全区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突出。2008年,民营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发展速度快于全区公有制经济,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40.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0.05亿元,同比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8.27亿元,同比增长22.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2.55亿元,同比增长18.2%。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39.7%,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统筹城乡充分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在全面推进“三个集中”的过程中,全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比较充分就业城区创建成果,不断落实惠民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全面促进城乡居民自主创业及再就业工作,全年举办创业培训班16期,培训学员377人,培训后就业248人;带动就业1163人;完成各类技能培训18600人,培训后就业13500人;举办各类招聘会104场,提供岗位45000余个;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0余份;成功上岗5300余人;落实各项就业政策补贴1300余万元以上。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 二、农 业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84万元,比上年下降14.44%,其中种植业1503万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65.5%下降为56%;牧业实现产值1168万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4.49%上升为43.5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效益水平稳步提高。全区工业实现增加值6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势强劲,实现增加值49.76亿元,增长20.8%,连续4年的增速超过20%。工业的快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据初步测算,2008年,工业增长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81%。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7.79%,比上年提高了0.5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85.82%,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达98.6%。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3.96亿元,增长45.59%;重工业完成增加值35.8亿元,增长14.25%;轻工业发展快于重工业31.34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货值16.15亿元,增长36.1%;完成新产品产值82.98亿元,增长8.8%。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2.79亿元,增长16.37%;“三资”企业完成增加值1.25亿元,下降1.99%。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38.04亿元,增长17.07%。工业经济效益提高,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1.17亿元,增长15.9%;实现利润10.53亿元,同比增长11.99%;实现利税13.54亿元,同比增长16.15%。民营工业企业发展迅猛,完成工业增加值25.29亿元,增长24.3%。 工业集中区发展步伐加快。全区工业集中度达88.9%,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工业园区发展较好,54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1.03亿元,增长15%;实现入库税金3.02亿元,增长29.05%;实现工业增加值44.26亿元,同比增长30.8%,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121.58%,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29个百分点;实现基础设施投资1.92亿元,实现工业技改投资10.31亿元。 建筑业小幅增长。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6.4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全年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34.71亿元,竣工产值为60.03亿元。建筑企业施工面积947.1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84.1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完成236.02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90.24亿元,同比增长45.4%;更新改造投资28.41亿元,同比增长39.8%;房地产开发投资89.91亿元,同比下降20.7%。分产业看,二产业完成投资30.06亿元,增长6.76%,其中工业投资29.48亿元,增长4.7%,占总投资的比重12.5%;三产业完成投资205.96亿元,增长22.88%。全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施工项目181个,比上年增加11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08.86亿元,增加100.41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11个,计划总投资达113.94亿元。 房地产投资增幅下滑、销售面积持续下降。全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89.91亿元,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比去年同期下降20.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近年来一直是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和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2008年全区房地产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明显放缓。主要特点为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下降,由2007年的57.9%下降为38.1%,下降了19.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幅持续下滑;商品房施工面积减少,销售市场形势严峻,销售面积继续下降;全区含预售在内的商品房销售面积98.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8.06%;仅实现销售额58.15亿元,同比下降42.36%。 五、国内贸易 2008年,全区消费品市场在地震灾害及国际金融风暴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中逆势上扬,保持了活跃、稳中见旺的态势,市场消费亮点频现,受灾后重建、拉动内需等政策刺激,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上年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喜人态势。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增幅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 批发零售贸易业占据主导地位。全区批发零售贸易业仍占据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主导地位,比重达到86.11%。从行业看:批发业113.67亿元,增长51.5%;零售业104.32亿元,增长0.1%;住宿和餐饮业33.98亿元,增长25.3%。从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增长4.3%,集体经济增长3.6%,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增长15.5%,股份制及其他经济增长30.1%,私营个体经济增长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