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武侯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市委十届二次全委会和区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以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高质量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总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一年来,全区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明显改善,经济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面实现了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2004年,我区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趋紧的情况下,积极化解外界不利因素,努力挖掘内在增长潜力,迎来了自1996年第二次区划调整以来的最高经济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实现了自2002年以来连续三年的高基数、高增长,区域经济步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周期。 现代城市经济结构初具雏形。2004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7亿元,减少13.3%;第二产业66.1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83.2亿元,增长12.8%。三大产业比例关系为0.5:44.1:55.4。在各行业中,具有现代经济特征的房地产、信息传输服务、租赁商务服务、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文体娱乐服务等行业平均增幅达到16.9%,增长步伐明显快于传统行业,已成为了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2004年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4.8亿元,增长22.5%,占GDP的比重达到43.2%,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全部民营企业实现税收11.5亿元,比2003年增长51.7%。 财政收入再创佳绩。2004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8.0亿元,增长31.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7亿元,增长34.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4亿元,增长33.2%。财政支出压力较大。全年财政支出8.5亿元,增长19.7%,其中一般预算支出8.1亿元,增长18.8%。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展顺利。年末全区从业人数30.7万人,比上年增加0.8万人。全区通过就业和再就业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22593人,指导帮助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989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15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当前我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规模以上工业支撑作用尚显不够;重大产业化项目进展较慢,园区集聚效应还不明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增大,部分群众生活仍较困难;投资软环境和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 二、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继续萎缩。2004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703万元,比去年减少30.2%。其中,种植业产值8887万元,减少3.6%;林业产值35万元,减少16.7%;畜物业产值3939万元,减少55.0%;渔业产值288万元,增长6.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54万元,减少5.4%。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年末共有30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10户,其中5000万元以上5户,比去年增加3户。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达51.2%,比上年增加6.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产销两旺。2004年全口径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39.3亿元,增长15.7%;实现销售产值137.5亿元,增长15.6%;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8.8%。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6.2亿元,增长16.2%;对GDP贡献率达37.7%,比2003年提高2.4个百分点,仍然是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工业企业结构明显改善。年末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2家,比上年增加1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2.0亿元,实现增加值23.2亿元,分别增长33.5%和44.4%。在全部工业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03年的31.4%提高到2004年的50.3%。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资产总量不断壮大,截止年底共有82.7亿元,比2003年增长13.3%,全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71.2亿元,增长27.7%;实现利税总额5.7亿元,增长18.3%。2004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61889元,比上年提高31.0%。 建筑企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2004年建筑企业施工面积304万平方米,其中实行招投标275万平方米;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5.3亿元,其中竣工产值78.8亿元,全部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20.0亿元,增长1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共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区项目)90.9亿元,增长28.2%,有力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辖区经济发展。在各种投资类型中,基本建设投资27.0亿元,增长56.6%;更新改造投资10.1亿元,增长80.1%;房地产开发投资50.8亿元,增长17.3%;农村集体投资2.8亿元,下降40.6%。在各类投资主体中,内资单位完成了84.3亿元,占92.7%,是投资项目的主要来源;分产业看,第三产业投入资金达79.1亿元,占87.0%,是投资的主要去向。 房地产销售形势较好。2004年共有房地产开发项目92个,完成房屋施工面积507.5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176.0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面积116.9万平方米,实现商品房销售额38.6亿元,其中销售给个人占94.5%。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稳中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62.3亿元,增长14.7%;餐饮业11.8亿元,增长14.5%;其它行业4.5亿元。增长3.9%。在各种经济类型中,外商投资企业增长很快,增幅达63.1%;其次是股份制经济和私营个体经济,增幅分别为12.9%和8.8%;集体经济则持续下滑,比上年下降3.7%。 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良好。年末共有电子信息产品、汽车汽配、家俱、皮革、食品、建材装饰六大类专业市场66个,商品年成交额300亿元,完成税收8971万元。欧倍德、世纪联华、友谊百货等多种经营形式和多种零售业态的商贸企业纷纷进驻我区。年末全区共有22家规模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和26家规模以上餐饮企业。 六、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引进50万元以上的内资项目3918个,引进外资项目36个,分别比2003年增长37.0%和2.9%,引进内资项目总投资107.6亿元,年末实际到位92.1亿元,分别增长29.0和37.0%;到位资金中市外资金27.8亿元,占30.2%。引进外资合同金额6969万美元,其中到位外资4941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3.1%和364.8%。截止年底实现出口创汇10320万美元,比2003年增长52.1%。 引进项目结构有所改观。内资项目中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有341个,1000万元上的174个;引进生产型、科技型项目分别为260个和240个,分别增长25.0%和100.0%,所占比重有所提高。外资项目中我区今年成功引进了排名世界五百强的美国艾默生电气、德国欧倍德超市、法国安盟保险公司(中国总部)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