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金牛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4 成都市金牛区统计局

2008年全区共安排各类科技项目65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8项,“金桥工程”项目32项,共安排科技创新种子资金、等专项资金338万元,资助29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带动企业创新投入12亿元,年新增产值37.4亿元以上,新增利税3亿元以上。全区高新企业新增8家,总数达到80家。大力实施专利战略,安排50万元专利转化资金对14个专利转化项目进行了无偿资助。全年专利申请数达到1633项,授权专利数543项,授权发明专利72项。2008年9月金牛区被授予“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成为四川省唯一获此称号的实验区,也是全国唯一以统筹城乡为主题的示范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交响金牛-金牛区文化惠民工程广场音乐会”举办10场,观从1.5万余人次。“文化金牛大擂台-金牛区2008年度”“十佳业余文艺团队”、“十佳群文演艺之星”选拔赛举办3场,观众1万余人次。“金牛社区电影大看台”共放映电影332场(次),映前宣传748场(次),观众20.6余万人次。“金牛区社区公益大讲台”举办讲座20期,参与人数达1500余人次。

组织“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21次、文化市场检查3246人次。查获大案要案3件,查获非法出版物窝点8个,收缴非法出版物29万余册(盘)。文化市场举报案件查处率和办结率均达100%。

电视光纤网络已覆盖全区所有街道和农村,拥有用户接近23万户,转星调整共调整地面卫星接收设施437房户,传输包括中央、省、市电视台模拟节目55套,数字电视节目近100套,数字电视平移用户150000多户。全区全年新发展光纤、有线电视用户21000户。金牛有线电视节目总用户达到40万户。金牛有线电视台共播发各类新闻1900余条,制作专题片50多部,播出48部,选送节目《印象金牛》获得了“四川省广播电视节目评奖”一等奖及“中国广播电视大奖”。

《新金牛》全年出刊55期,980个版,共计43.81万份。针对“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全区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工作,推出抗震救灾特刊7期、专刊2期;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推出专版46个,刊发相关文章近300篇。针对区委、区政府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配发新闻评论文章17篇。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刊发相关新闻113篇。

《金牛图片库》新增图片资料8800张,图片资料总量达到6万张以上;为45个区级部门、街道的档案、宣传、展示等工作提供图片资料2750余张。

进一步转变医疗服务模式,健全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完成了全区35个涉农社区的卫生医疗站规范化建设,大力开展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至2008年末,共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全区有医疗机构92个,床位5576张,诊疗病人379万人次。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404人,其中:执业医师2285人,执业助理医师174人,注册护士2572人。甲类传染病发病率为0/10万,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205.17/10万,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223.54/10万。

继续开展“体育进社区”活动,全年完成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100人。2008年与奥运同行、建和谐金牛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50多次,有20000余人参加各项赛事。在涉农街道落实惠民行动“1+2工程”5个点,安装全民健身器材30余件,全区共有119条健身路径,全面覆盖在各社区。并对119条路径进行维修、维护。全区共有45所学校荣获成都市体育项目传统学校,并有6所学校获成都市体育项目传统校一等奖。组队参加2008年成都市第十一届运动会获得团体总分第一、金牌数第一、奖牌数第一。全年共有12万人次学生参加“八大体育活动”及体锻一小时活动。在“八大体育活动”中成绩突出,均获市上一等奖。2008年区体育局荣获成都市体育综合目标考评一等奖。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699064人,全年出生3938人,死亡人口总数为2908人,自然增长率为1.47‰,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1(以上均按户籍人口计算);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45%,一孩率为92.36%,综合避孕节育率为89.5%。

全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1035元,比上年增长12.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59元/年,较上年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10166元/年,较上年增长19.5%。

全年共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41351个,指导帮助城镇新增就业14471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96.6%,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9772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15715人,农村劳动力输出规模11101人,。开展城镇再就业培训2743人,培训后再就业率达85.39 %,城乡创业培训351人,农民工培训13292 人。全年共为2968人次区属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149.92万元,为28208人次市属失业人员代发失业金1388.14万元。

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9.02万人,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29.15万人,工伤保险4.13万人,生育保险7.35万人,失业保险5.66万人。全区共有14595名已征地农转非人员和15601名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了社会保险,参加农民养老保险3962人。

全年共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199.12万元,累计保障人员10.98万人次;全年支出住院费22.44万元,救助住院困难人员89人次;支出门诊医疗医疗费用37.75万元,救助低保人员4,928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76.71万元,救助临时生活困难群众275人次;资助9,290名低保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出资4.95万元为1,238名低保家庭中小学生、婴幼儿每人购买1份少儿住院医疗互助保险;放低保户液化气补贴每户每月80元共121.48万元,为15,185户次城市低保户进行了清洁能源改造。

区慈善会筹集善款429.06万元。实施 “阳光圆梦”工程,对168名考入大中专院校学习的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子女发放帮困助学金36.09万元;实施“阳光宏志工程”,续办“宏志班”,出资24万元资助品学兼优60名贫困家庭学生完成高中学业。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区慈善会积极开展了向“5.12”汶川地震灾区“送温暖,献爱心”捐赠活动,共筹集善款2,281.42万元,定向支出1,797.29万元。积极开展了向灾区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捐赠衣被活动,社会共捐赠新棉被(含棉絮及毛毯)2,384床、新电热毯164床、衣物4,597件,筹集善款102,0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