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东西湖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01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招商引资、环境创新、国企改革三大重点,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稳定推进各项改革,全区国民经济仍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城镇面貌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0492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707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93775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501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15.4%、25.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9:52.2:25.9变化为19.4:52.3:28.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上年的14500元提高到16286元,增长12.3%。 一、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战胜了严重旱灾,生产总量保持上年水平。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71707万元,比上年增长2.1%。农林牧渔产值113821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76003万元、林业产值204万元、牧业产值16713万元、渔业产值2090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26.0%、15.0%、1.2%。牛奶、蔬菜、水产品等副食品多种经营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全年调减粮棉耕地27000亩,新增水生菜12000亩,退耕还林5000亩,退耕还牧10000亩。兴办了一批高效农业示范典型,特别是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全区奶牛存栏8450头,比上年增长76.0%。通过启动一批农民新村建设,转移了农业劳力,增加了工资性劳务收入。 农业基础条件继续改善。全区有效灌溉面积21.5万亩,占耕地面积91.5%。农业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年投资1034万元完成了塔尔头泵站、李家墩泵站的更新改造工程和塔尔头排水闸水毁工程修复及大闸改造工程,为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4316千瓦,大、中型拖拉机381台,农用排灌动力28463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43532吨,农村用电量4831万千瓦小时。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21560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4.8%;完成工业增加值151175万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40938万元,增长15.5%;完成工业增加值99894万元,增长12.4%。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40.8%。 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加快。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值中:轻工业总产值294350万元,比上年增长14.3%;重工业总产值46588万元,比上年增长23.7%。液体乳、软饮料、方便面、食用植物油、配混合饲料、水泥等产品增长较快,市场发展前景较好。 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24471万元,比上年增长24.0%;完成工业增加值95035万元,增长19.2%,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5.2%、95.1%。实现销售收入298094万元,增长44.5%;利税总额35852万元,增长6.7%,其中:利润13925万元,减少2.5%。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利润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2.0%、96.0%、98.1%。股份制、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6385万元和56773万元;比上年增长36.9%和8.6%。股份制经济实现利税总额3434万元,增长25.1%;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利税总额28074万元,减少3.9%。 工业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全区工业产品抽检合格率为95.6%。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市建档产品抽检合格率为100%,区属重点产品抽检合格率为97.8%。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21875万元,比上年增长29.0%。工业产销率99.8%,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37360万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实现利润总额14192万元,增长4.3%。全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3.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4.6%,总资产贡献率8.1%。 建筑业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2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8%;完成建筑业产值91975万元,比上年增长32.0%;全员劳动生产率66504元/人;全年施工面积115.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1.1万平方米;实现利税总额3865.4万元,比上年增长32.2%,其中利润1199.6万元,增长11.8%。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16718万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工业投资额93127万元,增长26.3%;农林牧渔投资额6520万元,增长471.9%;商业运输邮电业投资额35731万元,增长402.5%。 重点工程建设明显加强。全年重点工程项目累计完成92556万元,比上年增长35.4%。亚东水泥、双强水泥、通威饲料、武汉新特装璜、自来水管网铺设、金银湖生态园、海口经济发展园、鑫桥高新园、欧亚达工业园、中百超市、万国汽配城等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或正在建设。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增长。全年实现运输业总产值9541万元,比上年增长2.3%;实现利税总额198万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利润119万元,增长53.1%。全年货运量111.3万吨,货运周转量3440万吨公里;客运量1373万人,增长11.8%;客运周转量47940万人公里,增长1.7%。 邮政电信业稳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87.2万元。区内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发展到6.2万门,年内新增电话7700户,年末电话用户由上年的3.8万门发展到4.5万门,全区每百人拥有电话22部。 五、商业 商业经济效益成倍增长。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027万元,比上年增长16.7%,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完成33339万元,占14.8%,减少21.7%;非国有经济完成192688万元,占75.2%,增长27.5%。在非国有经济中,个体私营商业完成148648万元,占65.8%,增长24.9%。全区统计口径商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371万元,比上年增长120.1%,其中利润总额657万元,增长129.7%。 六、对外经济和体制改革 招商引资取得重大进展。全年引进三资项目25项,合同投资额6921万美元,合同协议外资额484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487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5.0%、76.0%、19.0%,引进内资项目150个,实际引进资金7.8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其中投资额在千万元以上有76个。通威、亚东、华龙生物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双强水泥、龙人、新特、凌云等一批项目正在开工建设。这些项目的引进、建设和投产将进一步促进全区经济的发展。各园区及办事处在继续做好基础设施的同时,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积极探索开放开发的新途径,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开放开发的新格局。三资企业经济运行良好,入库税收增长较快,已成为全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点。全年完成入库税收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三资企业出口创汇115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