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东西湖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2-03 武汉市东西湖区统计局

保险业市场继续扩张。全年保费收入8079万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072万元,比上年下降15.0%;寿险保费收入6007万元,比上年增长29.2%。全年保险赔付支出3049万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1530万元,比上年下降5.5%;寿险赔付支出1519万元,比上年增长21.0%。

八、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区自来水普及率99.2%;全区共有燃气供应单位8家,用气户数85668户,其中,当年新增燃气用户10000户,气化率93.6%,全区已有39005户居民完成天然气的置换工作。全年用电量84300万千瓦小时,其中,工业用电52000万千瓦小时,居民生活用电16500万千瓦小时。

显山透绿、景观道路绿化工程倾力打造生态东西湖。东吴大道及环山路综合整治工作稳步推进。现已完成自来水管网改造、供电线路改造、管线入地工程、道路刷黑工程(一雅路---金山大道、环山路)、道路南侧立面整治工程,共铺设管道3700米,刷黑道路面积55500平方米,安装路灯基座210个,自来水管网改造1800米,立面整治11000平方米,排水管网改造800米。目前正在实施东吴大道道路北侧的建筑物及构筑物立面整治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和房屋拆迁工程,完成投资额3270万元。投入2100万元实施了吴家山山坡园林绿化、人防绿化工程。吴家山山坡园林绿化景观工程共完成堆砌石头量2000吨,土方造型2300方,种植乔木42株,灌木1944株,花灌木和地被5526平方米,建设绿地面积8000平方米。吴家山人防绿化工程共种植乔木411株,灌木2425株,花灌木和地被7142平方米,建设绿地面积10000平方米。全年完成了金柏路、吴北路、中东路、环湖中路、国科路、五环大道、九支沟等27条道路的绿化工程。

全区公路建设总投资2亿元,其中,完成金山公路有关附属设施建设工程;107国道额头湾至吴家山收费站刷黑改造工程;新建区通场二级公路3条12.67公里;完成了通自然村四级公路建设60.8公里;年均国省干线公路好路率94.26%,干支线好路率81.27%;列养公路绿化成活率93.7%。投资对慈惠、鸦渡、纱厂以及苗湖等4个渡口进行改造,均达“省标”;加大对客运市场的投资力度,公交站点建设完成1个五级客运站、22个候车亭、104个招呼站。吴家山至新沟的二级客运线路被创建为“农村客运示范线”。

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全年投入污染治理费用4564万元,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6个。据23家工业企业环境统计调查,工业废水排放量492万吨,达标率98.0%;工业废气处理率100%。吴家山地区垃圾无公害处理率达98.0%以上。国家正式授予我区为“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地区”称号。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为良,综合污染指数2.409(优于2005年的2.52)。区域噪声平均值昼间较去年下降0.1分贝,夜间较去年下降2.98分贝。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区各类学校57所。其中,小学34所,在校学生21852人;初中16所,在校学生13313人;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6683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7556人。全区幼儿园39所,在园幼儿5015人,城镇幼儿园适龄幼儿入园率达100%,农村学年前幼儿入班率10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入学率达100%;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6.5%以上;小学在校生年度辍学率为零;初中在校生年度辍学率为0.6%;全年高考录取人数2293人,升学率为68.0%;成人教育培训学员达23500人次。

科技创新结硕果。颁布了《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东西湖的战略目标,启动了“五大科技创新工程”。科技三项费同比增长212.0%。发展高新技术企业6家,高新技术总产值同比增长31.5%。中小企业技改提高了企业科技含量,重点支持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科技项目,一批企业获省名牌产品称号。农业技术推广普及40个项目均有新的突破,科技支撑循环经济、农村科技信息网络建设、科技培训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增收1.85亿元。奶牛专家大院和蔬菜专家大院成为农户致富的可靠保障。开展“星火富民工程”,培育480户星火科技示范中心户,区、场、队三级星火培训体系为农民科技致富发挥了较大作用,农业大队电脑和电教设施配备分别达到62.5%和61.5%。科技三项费支持科技进社区、科技试点村建设探索出新途径。农村科技培训2.7万人次,专利申请达到328件,同比增长15%。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体育事业欣欣向荣。全区开展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17次,承办了春节、元宵节“两节”大型迎春花灯会和焰火节、书画作品展、“桃花奖”“家庭助廉?和谐东西湖”文艺演出、第十六届书画大赛、“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文艺演出、“党代会”专场文艺晚会、武汉市第二届“石榴红杯”蔬菜节等文化活动。积极参加武汉市第三届“盘龙城?恒达杯”锣鼓比赛、“家庭助廉?和谐武汉”文艺调演、武汉市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黄鹤之声”歌咏比赛、湖北省第十一届群星奖等市级以上文化活动。共获省级金奖9个,银奖11个,铜奖25个;市级金奖11个,银奖5个,铜奖5个,组织奖3个。图书馆被授予湖北省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童之趣”征文优秀组织奖、武汉市第十一届论文研讨会优秀组织奖等称号。全区开展群众性大型体育活动10次。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面100%,达标率91.4%;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达10万余人,占总人口的41.6%。在参加国家、省、市各类各项文化体育比赛活动中共获奖62个。区图书馆藏书16.26万册,共接待读者15万人次,举办阵地宣传16期,电子流动屏幕12期,每周开放时间60.5小时。全年放映电影200余场,观众近4万人,放映收入达到16万元。

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全区累计发展有线电视用户56615户,其中,年内新增用户4687户,有线电视入户率80.0%,全区行政村村村通有线电视达到100.0%。与省移动通信公司密切合作,发展E视通宽带用户100户,发展数字电视用户1000户,截止目前全区共发展E视通宽带用户300户,数字化电视用户3000户,政务信息网用户70户。全区已开通43个电视节目频道。全年自办节目共播出860小时,自办节目播出稿件1324篇,自办播出专题节目65组。在市以上新闻媒体用稿435篇,其中,获市以上好新闻(节目)奖16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