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东西湖区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2-03 武汉市东西湖区统计局

1998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深化和完善各项改革措施,在国内需求不足、市场约束不断加强和农业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困难条件下,全区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700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024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8538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443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7%、15.1%、16.7%。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9.5:46.2:24.3调整为28.8:46.1:25.1。工农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344518万元,比上年增长13.4%。

一、农业

全区认真贯彻落实农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深化改革,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在大灾之年仍然取得较好的收成。1998年,全区农业增加值74024万元,比上年增长8.7%。农林牧渔产值117060万元,增长5.7%,其中:农业产值86826万元,增长6.8%;林业产值107万元,比上年减少1.4%;牧业产值12569万元,比上年减少4.3%;渔业产值17558万元,增长8.9%。以发展城郊型农业为特征的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副食品多种经营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1998年市、区两级对农业的投入资金1697万元,其中:预算内支出1240万元、支农及科技三项费用299万元、蔬菜基地建设158万元。年末全区有效灌溉面积25.3万亩,常年基地菜园面积7.77万亩。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0627千瓦,大、中型拖拉机372台,农用排灌动力51693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48242吨,农村用电量5345万千瓦小时。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以骨干企业为重点,按照“三改一加强”的要求,深化企业改革,加强基础管理,调整结构,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工业经济的稳步发展。1998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99801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完成工业总产值347740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6559万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国有企业完成74859万元,比上年减少11.6%;非国有企业完成191700万元,增长29.2%。

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轻工业发展快于重工业,在统计口径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总产值230578万元,比上年增长21.1%;重工业总产值35981万元,减少16.7%,轻重工业之比由上年的83.3:16.7调整为86.5:13.5。啤酒、饮料、方便面、纸制品等产品增长较快,市场发展前景较好。

工业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全区工业产品抽检合格率为89.8%,比上年提高10.1个百分点,其中:市建档产品抽检合格率为100%,区属重点产品抽检合格率为100%。全区累计采取国际标准的产品29个,其中今年采取国际标准产品2个。

工业经济效益增长较快。1998年全区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9983万元,比上年增长6.5%;全区工业实现利税总额26874万元,比上年增长51.5%,其中利润总额7921万元,增长437.7%。全区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5852万元,比上年增长52.9%,其中国有经济完成1473万元,减少38.4%;非国有经济完成24379万元,增长68.o%;独立核算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2.5%,比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3.8%,总资产贡献率6.9%,分别比上年提高了3.2个和1.3个百分点;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总额达到4204万元,比上年减少27.0%。

建筑业平稳发展。1998年,全区建筑业增加值18737万元,比上年增长29.8%;全年建筑业产值49643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全员劳动生产率46930元/人;全年施工面积80.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9.5万平方米;实现利税总额2563.1万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利润1290.4万元,增长11.4%。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公共设施

投资总量保持一定规模。1998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3789万元,比上年增长31.8%,其中:工业投资额26593万元,农林牧渔投资额917万元,商业运输邮电业投资额8632万元。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加快。全年重点工程项目累计完成25647万元。江申、华丰、今日集团、武汉汉联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相继发挥效益。列入市交委的东吴路改造,已投资300万元,改造6公里;张柏公路已全线通车;完成了西湖水厂一期工程;吴三中扩建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107国道吴家山高架桥、金山公路和京珠高速公路东西湖段的修建,将给全区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公有住房出售的改革,共出售房屋面积11万平方米。全年“经济实用房”竣工面积4万平方米,解决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城镇公用设施日益完善。吴家山文明卫生新城按照武汉西郊园林城市的总体规划,强化管理,规范了房地产开发和房地产市场。以创建吴家山文明新城为重点,全面开展了市容环卫、市场秩序、交通运输秩序的整治。完成拆围透绿1200米,植树8万株,植草皮12.6万平方米,安装了一批公益广告,兴建了街心草坪游园,美化了城镇面貌,提高城市功能。全年水利建设共投入资金1214万元,完成工程处1565处。完成了新沟镇土堤加倍达标958米,防水墙322米,栽植防护林2.1万株;投资490万元对李家墩大闸进行整险加固工程,进一步增强了综合防洪能力。市政道路建设加快。全年完成沥青路面维修7.3万平方米,碎石路面3072平方米,修整路肩1.2万平方米,管道疏竣7.6万米,疏挖明沟6.2万米。累计发展管道液化气用户1000户。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全年实现运输业总产值8289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国有经济完成2939.2万元,减少7.2%;非国有经济完成5350万元,增长39.3%。实现利税总额407万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利润183.2万元,增长36.1%。全年货运量107.6吨,增长10.2%;货运周转量5822.3万吨公里,增长11.1%;客运量1128万人,增长21.8%;客运周转量34690万人公里,增长7.6%。

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1998年,全区邮电业务总量630万元,比上年增长6.8%。区内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发展到3.8万门,其中年内新增5810门。年末电话用户由上年的2万户发展到2.58万户,其中吴家山地区电话普及率每百人32部,比上年增加7部,区场实行了村村通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