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宁海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取得新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施工产值20.4亿元,比上年增长45.1%,实现工程结算利润1.31亿元,增长43.4%。建筑施工面积195.8万平方米,增长59.9%,竣工面积91.5万平方米,增长40.5%。年末全县拥有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31家。 供电、用电量明显增长。全年供电量9.2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2%,全社会用电量9.38亿千瓦时,增长9.9%,其中:工业用电量6.07亿千瓦时,增长18.0%;农业用电量0.18亿千瓦时,下降6.7%;城乡居民用电量1.79亿千瓦时,下降3.5%。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6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国有经济等单位完成投资23.23亿元,增长50.6%;城镇和农村集体投资16.00亿元,增长3.8%;城镇和农村私人投资3.36亿元,增长29.6%。 重点、实事工程项目进展顺利。重大项目引进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年重点实事工程完成投资额27.37亿元,其中青少年活动中心、大病医疗救助、梅林变电所、农村安居工程、农村通村公路、城市生态绿化等工程如期建成;浙江国华宁海电厂、西溪水库、蛇蟠涂围垦工程、兴海路等项目建设顺利。重大项目引进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海螺集团正式签订投资协议书,标志着海螺水泥宁海粉磨站项目已落户我县,浙江工商职业学院机电分院也已选址宁海。 房地产投资速度下降,销售情况依然较好。全年完成投资额5.04亿元,比上年下降29.8%,商品房住宅施工面积64.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8.4万平方米,销售面积28.38万平方米,销售额6.8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5%、44.8%、53.8%、68.7%。 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商贸业加快布局和业态调整,消费品市场持续平稳发展。今年,上海永乐电器连锁店落户宁海,成为我县家电零售行业的龙头企业。太平洋百货、国大商厦销售红火。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03亿元,增长12.3%,其中,县的零售额27.49亿元,增长14.5%;县以下零售额17.54亿元,增长9.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33.28亿元,增长12.3%;餐饮业营业额4.28亿元,增长14.0%;其他零售额7.47亿元,增长11.3%。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7.60亿元,增长3.8%。 市场价格总水平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升3.7%,从主要类别看,食品类上升7.1%,烟酒类上升2.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升1.3%,衣着类下降1.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升1.4%,交通和通讯类上升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升0.2%,居住类上升5.2%。 外贸出口快速增长,利用外资成效显著。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5.24亿美元,增长36.9%。其中,出口总额4.71亿美元,增长38.7%;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名列全市前茅。宁海彬彬文具有限公司跻身全国民营企业出口百强。利用外资成效显著,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7家,总投资额2.16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2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100万美元,增长35.7%。全年输出各类劳务人员60人次,劳务合作营业额213.6万美元。 旅游业快速发展。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宁海徐霞客开游节,大力实施“以节促游”战略,开游节期间,举办了“十城百车”当代徐霞客宁海开游暨越野车挑战赛,以及CCTV走进宁海大型演唱会等一系列活动,有力地宣传了宁海,提高宁海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全年实现旅游收入5.38亿元,增长20.0%,接待国内游客107.5万人次,增长9.5%;接待入境游客5100人次,增长103.0%。 交通和邮电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公路建设总投资2.06亿元,新改建公路222.25公里,其中农村公路新改建201.35公里,完成公路绿化通道29.1公里,山坡喷附客土绿化13万平方米,新建四级客运站1个。全县公路总里程1249.33公里,公路密度66.50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0.9公里,一级公路95.07公里,二级公里45.2公里,三级以下公里1058.16公里。全县829个行政村通公路、通车率为99.6%。 交通运输能力继续提高。全县拥有各种机动车辆59490辆,比上年增长33.5%,完成货物运输量774万吨,货物周转量220863万吨公里,客运量3703万人次,旅客周转量37777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现代化通信工具进一步普及。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305万元,电信业务收入15752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8%和12.7%。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28.16万户,增长18.8%,电话普及率48.3部/百人,比上年提高7.6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23.38万户,互联网注册用户41685户。 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和保险部门不断强化和完善服务功能,有力地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自身的运行质量也不断提高,全年完成金融保险业增加值3.66亿元,增长23.2%。 金融业务运行情况良好。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6.04亿元,比年初增长13.9%,净增9.27亿元,其中企业存款28.55亿元,储蓄存款38.20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8.1%、和12.2%。全年发放各种贷款余额84.54亿元,比年初增长16.8%,净增12.80亿元,其中,农业货款4.80亿元,比年初增长18.0%,工业贷款12.52亿元,增长1.5%。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99.33亿元,比上年增长25.6%,现金支出407.86亿元,增长25.1%,净投放货币8.53亿元,增长3.4%。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各项财产保险承保额71.92亿元,保险业务收入3373万元,共处理财产理赠案3355件,支付赔款金额2263万元。全年居民参加人身保险的承保额138.73亿元,增长64.5%,保险业务收入7964万元,增长27.6%,共处理人身险赔案1652件,支付赔款金额2832万元,增长64.5%。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主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科技发展软环境和创新服务体系取得新进展。今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到年末,全县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7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全年专利授权数329件,比上年增长9.7%。创新服务体系取得新进展,组织企业带课题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考察洽谈,邀请专家与企业进行技术对接,解决技术难题,帮助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设备,攻克技术难题,通过科技合作,我县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签约项目20多项,签约金额达3000多万元,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多项。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宁海分市场运行活跃,全年收集发布企业技术难题157条,新上网企业达到210家,实现网上联络签约61项,签约合同成交额5071万元,高新技术产品签约数20个,成交额3153万元。科技兴农步伐明显加快。全年引进,试验、推广巴西红脚虾、优质日本锦鲤等农业新品种13个,研究与推广涉及水产、林特、畜牧等先进适用技术13项,“三笋”优质高产栽培、“白牡丹”加工、黄姑鱼海水网箱养殖等先进技术得到有效的尝试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