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奉化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3 宁波市奉化市统计局

奉化市统计局

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国民经济继续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和较强的区域活力,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2.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增幅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0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33.10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20.87亿元,增长14.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866元。

全年完成预算内财政收入6.23亿元,比上年增长48.6%,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44亿元,增长67.3%;预算内财政支出4.66亿元,增长40.7%。财政支出重点突出,企业挖潜改造、教育事业费支出分别增长113.2%和44.6%。预算内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9%,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58亿元,比上年增长5.9%。

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06万亩,比上年减少17.8%;粮食总产量10.96万吨,减少13.5%。效益农业成效显著,水蜜桃、芋艿、竹笋、花木、草莓等主导农产品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了3.12万亩,增收6000多万元,多数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增加。按播种面积计算的粮、经比由上年的61.2:38.8调整为57.7:42.3。“罗汉”牌奉化芋艿头、“企鹅”牌皮蛋和“锦屏山”牌奉化水蜜桃等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林牧业生产形势较好,渔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肉类总产量9846吨,比上年增长0.9%;其中禽肉3210吨,增长17.5%。水产品总产量7.23万吨,增长6.9%,其中海水养殖2.75万吨,增长12.3%。海洋捕捞成本提高,效益下降,渔业生产发展趋缓。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年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7887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562项,新增除涝面积0.3万亩,改造中低产田0.6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7万亩,较好地完成了县江治理、剡江南塘加固等重点工程建设。有效灌溉面积19.0千公顷,占总灌溉面积的97.3%。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6.7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06万吨,增长4.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发展加快,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1.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7%,增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8.50亿元,比上年增长52.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1.41亿元,增长47.7%;利润4.03亿元,增长109.4%;利税6.81亿元,增长95.9%。列入宁波考核的11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综合得分为195.33分,比上年提高39.80分,创历史最高水平。

服装等传统产业不断提升,电子等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国有及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中,以罗蒙为代表的服装及其他纤维制造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17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利税总额1.84亿元,增长52.8%。以波导为代表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0.4%;利税总额2.73亿元,增长141.1%。工业新产品产值3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76.9%。

建筑业生产经营较快发展,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现有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35家,其中二级企业4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3.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9.6万平方米,增长38.0%,其中优良工程竣工面积35.0万平方米,增长39.4%。工程结算收入5.95亿元,增长40.6%;实现利润2374万元,增长85.2%。全员劳动生产率21917元,增长31.8%。单位工程施工个数526个,其中投标承包192个;单位工程竣工个数393个,其中优良单位工程110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5.61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83亿元,增长10.0%;其它投资1.05亿元,增长33.8%;房地产开发投资2.96亿元,增长8.1%;农村非农户投资8.31亿元,增长33.0%;城乡私人投资0.48亿元,减少45.0%。商品房供求两旺。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23.6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1%;商品房销售面积25.26万平方米,增长24.6%;商品房销售总额4.18亿元,增长78.2%。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0.94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63.0%。出现了房屋未竣工,房子已销售一空的局面。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年交通建设投资9965万元,新增公路里程29.8公里,改建公路里程89.6公里。客运东站已完成一期主体大楼工程,新村桥、兴奉桥、县江桥相继通车,惠政桥也已进入廊桥施工阶段,市区交通环境明显改善。年底全市公路综合平均好路率达65.4%,其中干线好路率达85.9%;公路里程达725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公路222公里。全年各类运输业完成旅客周转量6017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1%;完成货物周转量68943万吨公里,增长10.9%,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39205万吨公里,增长1.2%。

邮电通信业稳步增长。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824万元,比上年增长13.4%;电信业务总量9265万元,增长14.3%。年末,全市电话普及率(含移动电话)61.9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10.6部/百人,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105.7部/百人,农村电话普及率50.2部/百人。全社会移动电话年末用户81747户,比上年末增长20.4%。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持续稳步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0%。按销售地区分,实现市的零售额1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市以下零售额7.92亿元,增长10.5%。按行业分,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4.79亿元,增长13.7%;餐饮业零售额2.37亿元,增长18.9%。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0.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增幅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个私经济所占份额进一步提高。个私经济实现零售额1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6%,比重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