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奉化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3 宁波市奉化市统计局

2000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发展,狠抓落实,创新突破,奋发进取,国民经济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和较强的区域活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在结构调整中保持较快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6.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增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4亿元,增长3.6%,比重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0.50亿元,增长12.8%,比重上升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7.36亿元,增长12.9%,比重上升0.8个百分点。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16744元,比上年提高8.2%。全年完成预算内财政收入4.19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13亿元,增长37.4%;预算内财政支出3.31亿元,增长22.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尚不稳固,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矛盾仍然突出,整体竞争力不强;城市功能不够完善,集聚辐射功能较弱,第三产业有待大力发展;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仍然比较困难,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仍然存在。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69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农业产值6.25亿元,增长2.2%;林业产值0.92亿元,增长6.8%;牧业产值1.66亿元,增长6.3%;渔业产值4.86亿元,增长16.1%;

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86万亩,比上年减少26.5%;粮食总产量13.08万吨,减少25.0%。效益农业发展势头良好,蔬菜、瓜果、花卉、雷竹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多数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增加。比上年增加了3.12万亩,增收6000多万元,多数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增加。"雪窦山"牌奉化曲毫茶叶获得国际金奖,"锦屏山"牌水蜜桃再次荣获全国水果评比一等奖。

畜牧业生产稳定,渔业生产形势较好。全年肉类总产量0.98万吨,比上年减少6.0%;水产品总产量6.76万吨,增长21.5%,其中海水养殖2.45万吨,增长49.5%。海洋捕捞效益下降,海水养殖持续高速增长,成长效益农业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年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9828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740项,改造中低产田2万亩,新增标准农田3000亩,剡江南塘加固治理工程、标准海塘扫尾任务基本完成。有效灌溉面积18.80千公顷,占总灌溉面积的97.3%。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6.4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9%。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02万吨,增长1.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发展加快,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8.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增幅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7.00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130.50亿元,增长32.0%,占全部工业总产值95.2%,比重比上年又提高0.8个百分点。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48.35亿元,比上年增长49.1%;实现利润1.93亿元,增长68.8%;利税3.48亿元,增长46.1%。企业亏损面16.7%,缩小11.9个百分点。列入宁波考核的11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综合得分为195.33分,比上年提高46.52分,比宁波全市平均高7.74分,总资产贡献率等8个指标好上年。

建筑业生产经营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现有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37家,其中二级企业4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4.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3.2万平方米,增长11.3%,其中优良工程竣工面积25.1万平方米。工程结算收入4.23亿元,增长29.0%;实现利润1282万元,增长65.2%。全员劳动生产率16623元。单位工程施工个数549个,其中投标承包232个;单位工程竣工个数385个,其中优良单位工程79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3.20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增幅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57亿元,减少5.6%;其它投资0.78亿元,增长69.3%;房地产开发投资2.73亿元,增长77.4%;农村集体投资6.25亿元,增长18.8%,城乡私人投资0.86亿元,增长7.7%。房地产开发继续火爆,商品住宅产销两旺。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1个百分点,贡献份额达49.4%,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热点和亮点。商品住宅完成投资额2.48亿元,比上年增长89.8%;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20.27万平方米,增长56.3%;商品房销售总额2.34亿元,增长80.6%;商品房空置面积2.54万平方米,减少45.9%。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水利、教育等基础产业投资比重上升。在城镇集体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水利管理业完成投资10341万元,比上年增长80.0%,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8.1%,提高到30.9%,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完成投资8554万元,增长43.7%,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8.7%提高到25.5%。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同三线高速公路莼湖连接线改造工程建成通车,县江四座桥梁改建工程进展顺利,扶贫公路已告段落,历年累计新改建扶贫公路总里程127公里。年底公路好路率达65%,其中干线好路率达85%;公路总里程达666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公路194.6公里。全年各类运输业完成旅客周转量5673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完成货物周转量62140万吨公里,增长10.1%,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38755万吨公里,增长1.0%。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增长。全市创建"电话市"目标顺利实现,已建电话镇乡12个,已建电话村307个,占行政村总数的52.0%。全年邮政业务总量820万元,比上年增长30.9%;电信业务总量9202万元,增长21.8%。年末,全市电话普及率(含移动电话)51.3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20.0部/百人,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102.4部/百人,农村电话普及率39.3部/百人。全社会移动电话年末用户67907户,比上年末增长121.7%;无线寻呼年末用户22195户,减少23.2%。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增幅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按销售地区分,实现市的零售额1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市以下零售额7.17亿元,增长10.2%。按行业分,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01亿元,增长12.7%;餐饮业零售额1.99亿元,增长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