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镇海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交通、邮政、电力和旅游 交通运输快速发展。年末全区拥有公路运输工具22744辆;拥有营运性公路运输工具3412辆,其中,汽车3150辆。全年实现旅客运输量2371万人次,周转量98666万人公里;货物运输量1947万吨,周转量1125862万吨公里。 邮政业务稳步发展。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7444.32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实现业务收入5522.7万元,比上年增长18.0%。全年发送信函136.88万件,比上年增长3.9%;报刊订销量1753.96万件,比上年增长8.7%。 电力供需协调增长。全年社会用电量43.6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工业用电39.87亿千瓦时,增长20.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71亿千瓦时,增长14.4%。电力日最高负荷45.01万千瓦,增长35.1%。 旅游环境不断优化,服务水平继续提高。年末全区拥有星级饭店6家,旅行社5家。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35.0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9%;国内旅游收入1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2.54万人,比上年增长22.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346.5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5%。全年实现国内国际旅游总收入1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招宝山旅游风景区、九龙湖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2007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url]www.zhxww.net[/url] 镇海新闻网 2008-1-15 11:18:05 来源:镇海网讯 七、金融、保险和证券 金融稳健运行。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117.35亿元,增长21.3%;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为117.43亿元,增长1.3%,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30.62亿元,增长11.8%;定期储蓄存款余额86.81亿元,减少2.0%。全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5.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16.27亿元,增长21.1%;中长期贷款余额为76.66亿元,增长6.3%。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67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现金支出697.70亿元,比上年增长12.7%;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26.95亿元。 保险业务快速增长。全年保费收入3.54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各类赔款案件20683件,比上年增长45.1%;已决赔款9044万元,比上年增长2.6%。 证券市场持续火爆。全年证券经营机构证券成交总额528.69亿元,比上年增长447.6%,其中,股票成交额468.15亿元,增长490.6%;基金成交额9.30亿元,增长473.9%。证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为5.67亿元,增长168.2%。证券投资者队伍发展迅速,年末证券投资者开户数为29019户,比上年增长39.4%,其中,A股开户数为28075户,增长37.5%。 八、教育、科学技术和人才 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全年区级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经费2.10亿元,接受各类捐赠707万元,新建校舍1.97万平方米,投资额5600万元。年末全区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40所,其中,中学15所,小学24所。各类幼儿园63所;各类成人文化学校5所。小学在校学生24837人,初中在校学生10939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899人,高中在校学生4645人。幼儿入园率97%,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高中入学率97.28%。全区标准化学校达标率达到76%。全区拥有民工子弟学校9所,外来人员子女公办学校就读率达到65%。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100%,全区普通高校录取率85.06%。 科技创新成效显现。全年投入科技资金5638万元,比上年增长33.1%。全区拥有科技(科普)示范基地25家,举办各类科技培训78场。全区有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9家,比上年增长11.5%;民营科技企业160家,比上年增长6.7%。全年引进高新技术项目47项;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16项;全年获得专利授权426项;荣获省、市科学技术奖4项。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全区共有企业工程技术中心38家;全年开发新产品180个,比上年增长21.6%;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97份,技术交易额达到5069万元。全区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只,浙江省名牌产品11只,宁波市名牌产品27只;国家免检产品5只。 人才建设取得新成绩。全年发放非公有制企业本科毕业生租房补贴人数1122人,金额128.46万元。全年引进各类人才2684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及副高以上101人。接收各类大中专毕业生2046人,其中,硕士87人,本科945人。组织各类人才招聘会32场。年末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454人,其中,高级766人,中级3994人。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全区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镇(街道)文化站6个。年内策划组织了“雄镇大舞台”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全年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758次,组织大型文化演出活动57场。全年获奖节目达到37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16个,市级15个;其中广播剧《静静的胡杨》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率先完成城乡一体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被授予全省“城乡一体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示范区”称号。年末全区累计开通有线电视用户9.2万户,其中农村5.5万户;新开通数字电视用户5.5万户。 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改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得到大力发展,城区十分钟、农村十五分钟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圈基本建立。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服务机构253家,其中,医院2家,大工程医院3家,疾控监督2家,妇保机构1家,门诊部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3家,村卫生室117家。年末全区共有医院病床625张;拥有专业卫技人员1287人,其中,医生580人,护士(护师)426人。 竞技体育再创佳绩。全年获得国家级金牌12枚,银牌4枚,铜牌4枚;省级金牌17枚,银牌10枚,铜牌3枚;市级金牌62.8枚,银牌43枚,铜牌21枚。 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全年组织开展了135次群众性体育赛事和活动,参与人数35000人。体育健身环境日益改善。年末共有健身路径64条。全区体育人口比例达48%。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全面推进。老城改造持续推进,品质不断提升;新城开发稳步实施,城市格局逐渐形成。年末城市绿地面积2322.57公顷,比上年增长4.0%;绿地率43.01%,比上年提高0.06个百分点。全区公园绿地面积181.1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6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2439.48公顷,比上年增长3.9%;城市绿化覆盖率45.18%,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 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国家级生态区建设全面启动。全年安排用于节能减排项目补助资金1000万元。全面开展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区创建,17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试点,对3家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控。全区已有58个污染源自动监控点,90%以上重点污染源和100%重化工企业受到24小时监控;对后海塘建成的新煤场安装场界扬尘在线监测系统进行监测。宁波北区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粪便处理中心相继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