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海曙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3 宁波市海曙区统计局

作为实事工程之一的宁波星光学院已于10月8日正式开学,共设14个班,有学员650人。

全区拥有教职工1204名,其中专任教师1136名,分别比上年增长12.6%和14.1%。中小学教师合格学历分别达到100%和99.6%。高一层学历分别达到69.6%和73.8%;全区幼儿教师合格学历达到100%,高一层学历达到79.3%。

文化事业

“文化大区”建设成绩斐然。文化工作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大力弘扬海曙精神,着力构建“高品位的商贸、文化高地”。积极开展宁波市区社区文化宫创建活动,全区已有9个社区拥有3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和10米以上的宣传阅报栏及一个室外文化广场。文艺宣传活动精彩依然,“十六大精神在海曙”系列活动40余项、“告别陋习,远离‘非典’”文艺展演、“区首届青少年读书节”等贯穿全年;文艺创作迈上新台阶,歌曲《海上丝绸之路》获市“五个一工程”作品入选奖。

卫生事业

卫生事业在体制创新中前进。积极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南门医院成功完成了医药分离的试点工作;区卫生系统实行了财务工作委派制,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的财务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全面提升。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十分钟服务圈和功能设置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工作重心逐步向弱势人群和基本医疗转移。继续加强卫生监督,全年共监督检查16445户次,取缔地下食品加工、非法医疗窝点8个,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SARS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及时制定相关工作预案和对策,通过“天一健康”网站随时向社会提供正确信息和科学防治知识。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设立9个监测点。

全年门诊量达到165万人次,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80.7/十万,五苗接种率为99.3%。

体育事业

群众体育积极开展。区足协成功协办了全国女子U16比赛;信鸽协会圆满承办了市信鸽竞翔赛。首届社区老年人运动会隆重召开,以西门街道为代表的柔力球项目参加全国、省级比赛均获一等奖。

建成全民健身路径68条,辖区24所小学操场向居民开放,方便群众就近参加体育锻炼。学校体育以加强青少年身心健康、提高综合身体素质为目的,举办了各类运动会和群体活动,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为97.7%。

四、人民生活

人口和计生

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为29261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843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65‰。

计划生育工作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三位一体”机制逐步建立,全区计划生育率99.5%。

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市区)14277元,比上年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638元,比上年增长10.3%。

劳动和社会保障

再就业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区现有再就业培训基地5家,开设了7个项目技能培训专业。组织再就业培训94期,培训失业人员6200人次,失业职工培训覆盖面达到100%。积极采取“腾岗、寻岗、创岗”等途径开拓就业渠道,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0948个,净增就业岗位3071个,共有11001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安置失业职工再就业7465人。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人员分别为34581人、38238人和22180人。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事业有了新的进展。全年安置退伍军人100名。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105人,发放低保金591万元;全年发放抚恤金74万元,临时救济金94万元。全区拥有社会福利院9所,床位813张,收养各类人员732人;拥有福利企业23家,安置残疾人员406名。目前符合年龄的残疾职工全部进入社保医保,此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宁波海曙区统计年鉴-2004》为准。

2.按国家统计局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各省(市、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中文名称改为“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口径不变。

3.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总产值、增加值的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