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高明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2 佛山市高明区统计局

2005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和全年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继续增强。初步统计,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58.61亿元,比上年增长29.0%,比去年同期增幅高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4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05.02亿元,增长40.0%;第三产业增加值41.75亿元,增长14.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317元,比上年增长27.6%。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2005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为7.5:66.2:26.3。与去年比较,第二产业比重同比上升4.4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3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区委、区政府确立的以新型工业化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工业园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取得初步成效,工业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一、三产业协调同步增长。

“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1%,连续五年进入中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百强县(市)行列,2005年公布的综合排名上升到第41位,活力指标排名上升到第9位。

市场物价水平略有提升。2005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5%,比上年上涨2.5%,涨幅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结构继续优化,农业经济效益得到稳步提高。2005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19.90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种植业产值5.64亿元,下降1.0%;林业产值0.24亿元,增长5.0%;畜牧业产值7.44亿元,增长15.1%;渔业产值6.45亿元,增长4.0%,农业服务业0.14亿元,增长5.0%。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园区和畜牧业。种植面积有所减少,适应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我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园区,2005年,崇步中心区首期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共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总开发面积2万亩,累计增加耕地1500亩,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高。畜牧业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有效推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年机械总动力18.0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0.2%;化肥施用量(实物量)3.57万吨,下降7.1%;有效灌溉面积18.87万亩,增长3.9%;农村用电量3.08万千瓦时,增长21.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保持良好势头,在国民经济主导中的地位日显。2005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86.39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其中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67.44亿元,增长37.7%。规模以上工业中,按轻、重工业划分来看,轻工业产值157.02亿元,增长31.4%;重工业产值210.42亿元,增长62.7%。从经济类型来看,国有工业产值4.07亿元,增长26.3%;集体工业产值6.69亿元,增长32.8%;“三资”工业产值197.88亿元,增长54.9%;私有工业产值158.8亿元,增长49.7%。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1.3%,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2.9%,工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79%,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3%,工业作为我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的作用俞加明显。

区委、区政府确立跨越式发展战略和西江产业带发展理念,以新型工业化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成效显著。园区经济大力推动我区经济高速发展,并吸引大批优秀企业加入工业园区,2005年招商引资项目个数119个,其中工业106个,吸纳合同投资金额108亿元,连续第三年超100亿元。重点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2005年,我区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合成革产业基地”荣誉称号,成为全国第二个同类产业基地;启动佛山市澜石不锈钢(高明更合)生产基地的建设工作;荷城石化城、杨和金属材料产业基地、明城建材产业基地建设也取得新成绩。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98亿元,增长28.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大增幅。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09亿元,比上年增长45.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22亿元,增长22.4%;更新改造投资0.92亿元,增长299.1%;房地产开发投资5.11亿元,增长70.4%。

投资主要分布于第二、三产业。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86亿元,比上年增长20.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8.63亿元,增长39.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8.61亿元,增长64.7%。

五、交通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基础设施取得大发展,交通运输日益繁忙。2005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客运量776万人,比上年增长6.6%;旅客周转量35727万人公里,增长7.67%;完成货运量1028万吨,增长6.7%,货物周转量65381万吨公里,增长10.3%。港口旅客吞吐量12.5万人,比上年增长23.7%;港口货物吞吐量396.6万吨,增长5.4%。

邮电通信业务快速发展。年末电话用户数11.7万户,增长11.5%。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35.2万户(含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增长22.9%;小灵通达到29594部,增长24.8%。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流通畅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3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9.89亿元,增长14.3%;餐饮业零售额5.94亿元,增长17.3%。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8.83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7.00亿元,分别增长13.9%和17.8%。

集市贸易趋旺,成交额比往年有较大提升。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8.79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七、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形势良好。2005年全区进出口总值8.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出口总值5.91亿美元,增长31.1%。

利用外资保持稳步增长,质量有所提升。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34宗,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40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8.1%和增长32.3%;全年实际利用外资0.51亿美元,增长46.2%。

高明知名度不断提升,旅游业快速发展,特色生态环境吸引八方游客。2005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8.9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4.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0%和31.0%。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全部财税总收入(含海关代征增值税)12.93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地方本级财政收入5.1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