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海曙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3 宁波市海曙区统计局

●海曙区生产总值185亿元;

其中区属32.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9%。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90亿元,比上年增长41.0%。

●工业总产值11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

其中区属4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第三产业营业额236.93亿元,比上年增长15.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97亿元,比上年增长26.9%;

其中区属89.75亿元,比上年增长24.9%。

●外贸自营出口额3.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0%;

其中区属19.41亿元,比上年增长21.2%。

2004年,全区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两高”、“两区”的建设目标,克服国家宏观政策趋紧和各种生产要素制约的影响,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经济发展

综合经济

国民经济运行稳健。据初步核算,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85亿元,其中,区属实现生产总值32.8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6.9%。在区属GDP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10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53亿元,增长17.9%。三次产业比重为0.7:27.7:71.6。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90亿元,比上年增长41.0%(按新口径统计,实现10.60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6亿元,增长39.8%。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9.61亿元,增长25.3%。

招商引资卓有成效。全年引进各类企业5776家,注册资金26.22亿元,比上年增长59.5%。其中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企业1098家,注册资金25.46亿元,增长72.1%。引进企业的规模和档次明显提高,宁波港汇物业有限公司、香港中原地产顾问公司、安邦财产保险公司等一批现代服务业企业相继落户。全年合同利用外资2851万美元,增长2.3倍,实际到位1005万美元。

农业

农业产值逐年下降。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0.38亿元,比上年减少15.0%。其中,种植业0.12亿元,减少17.6%;畜牧业0.26亿元,减少13.6%。

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4.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9%。

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导作用明显。全区工业实现总产值11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全区8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02.62亿元,增长17.2%,占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81.9%上升到86.7%。实现销售收入101.40亿元,利税总额8.14亿元,分别增长14.2%和8.4%。十一项效益评价考核指标综合得分为220.44分。

区属工业实现总产值4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5.77亿元,增长24.4%。实现销售收入26.07亿元,利税总额1.86亿元,分别增长25.6%和8.1%。十一项效益评价考核指标综合得分为171.73分。

建筑业

建筑业平稳发展。年末全区拥有三级资质以上建筑企业99家(含劳务分包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7.50亿元,比上年增长42.1%;实现利税总额5.58亿元,增长18.2%。施工面积继续扩大,全年施工面积542万平方米,增长8.4%。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持续增长。完成区属第三产业营业额236.93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的营业额同比均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分别为25.5%、22.3%和37.9%。实现区属第三产业增加值23.53亿元,增长17.9%。其中批发零售业10.26亿元,增长21.1%,住宿餐饮业2.35亿元,增长28.5%,其他服务业6.62亿元,增长21.0%。

天一广场商贸板块运行良好,实现营业额24.26亿元,增长32.7%。

固定资产投资

三产及民间投资主导地位凸现。全区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0%。投资项目87项,其中投资规模5000万以上的有21项。第三产业实现投资额59.94亿元,占投资总额的91.7%。民间投资日趋活跃,实现投资额39.00亿元,占投资总额59.7%,比上年上升9.3个百分点。

全区完成房地产投资额50.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7%;施工面积483万平方米,增长10.3%。其中,住宅投资额37.50亿元,增长28.3%,占房地产投资的74.2%。年末拥有房地产开发企业73家,其中有开发项目的44家,计划总投资在5亿元以上的有9家。

消费市场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97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区属实现89.75亿元,增长24.9%。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72.01亿元,增长29.6%;区属实现18.27亿元,增长26.2%。全区限额以上餐饮业零售额5.29亿元,增长27.1%;区属实现2.82亿元,增长33.5%。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有所突破。全年累计完成外贸出****货值24.18亿元,比上年增长51.4%。完成进出口总额3.68亿美元,其中,出口3.17亿美元,增长48.7%。纺织服装和机电产品仍是出口主导产品,占全区出口总额的77.1%。出口市场不断拓展,遍布了13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欧盟、北美洲、拉丁美洲出口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二、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

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完成云霞路、蓝天路一期、气象路一期及后王河整治等工程建设任务,启动实施了白云街、文昌街、天一家园北侧等小区配套道路建设。年末建成道路长度298公里,道路面积237万平方米(宽度3.5米以上)。城市下水道长度530公里,防洪堤长度11公里。

市容整治力度加大。巩固完善城市管理“海曙模式”,“城管、警察、法庭”三者有机结合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及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共处理“三乱”案件533起,取缔了10余个无证废旧物资收购点和32家违规洗车场点;调换补缺各类窨井盖1851只;开展了居住区占绿毁绿专项整治,复绿面积2500平方米。实施了南站广场、城隍庙、鼓楼步行街、西湾路西段四大区域综合整治。基本完成迎凤、国医等老住宅小区近85万平方米专项整治。创建翠柏路为“省级街容示范路”。全区市容面貌进一步改善。

生态区建设

生态城区建设积极开展。完成了《海曙生态区规划纲要》编制工作,通过了17平方公里噪音达标区验收,娱乐、餐饮等三产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新增绿化面积29.6万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面积625.2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4.5%,人均占有公园绿地面积10.02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