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高明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2 佛山市高明区统计局

2003年,我区紧紧把握佛山优化整合各项资源,全力打造广东第三大城市这一历史机遇,努力加强交通、通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新型工业化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国民经济得以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瞩目成就。

一、综合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统计,全区实现生产总值82.97亿元,比上年增长18.0%,是近五年以来最高增速。人均生产总值28942元,增长16.6%。

经济增长质量较好,主要体现在经济结构趋于优化。三次产业完成的增加值分别为:第一产业11.12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46.99亿元,增长22.8%;第三产业24.86亿元,增长15.2%。三次产业比重构成调整为13.4:56.6:30.0,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上升了2.7个百分点,制造业成为带动GDP增长的主力。

市场价格总体水平略有上升。2003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0.2%,与上年相比微升0.2%。食品类价格指数比上年上升7.6%。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消费需求的扩大仍然受到一定程度地制约;招商引资水平和质量还有待提高,园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及再就业培训工作有待进一步解决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平稳发展。2003年全区农业总产值17.80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种植业产值4.83亿元,下降0.6%;林业产值0.20亿元,增长16.0%;畜牧业产值6.86亿元,增长11.3%;渔业产值5.78亿元,增长4.5%。

由于种植面积的减少,2003年我区种植业农产品产量大部分比上年有所下降。畜牧业得到较快发展,渔业持续稳定增长。

农业机械化程度得到提高,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9.7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4%;化肥施用量(实物量)3.87万吨,下降2.7%;有效灌溉面积18.1万亩,与上年持平;农村用电量20631万千瓦时,上升15.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增长速度加快,经济效益明显改善。2003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91.7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8.73亿元,增长22.2%。规模以上工业中,按轻、重工业划分来看,轻工业产值93.11亿元,增长13.4%;重工业产值75.62亿元,增长36.3%。从经济类型来看,国有工业产值1.06亿元,增长5.6%;集体工业产值4.57亿元,下降8.9%,“三资”工业产值89.8亿元,增长8.5%;私有工业产值96.3亿元,增长45.3%。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3.2%,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建筑业呈现较大增长。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51亿元,比上年增长41.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对整体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22亿元,比上年增长59.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3.85亿元,增长1.6倍;更新改造完成0.71亿元,下降51.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36亿元,增长3.1%。

投资主要分布于第二、三产业。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29亿元,比上年增长29.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9.62亿元,增长65.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30亿元,增长49.3%。

五、交通和邮电业

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3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客运量705.2万人,比上年增长0.6%;旅客周转量29207万人公里,下降1.1%;完成货运量908万吨,增长4.2%;货物周转量53627万吨公里,增长5.3%。港口旅客吞吐量7.36万人,比上年下降32.8%;港口货物吞吐量253.33万吨,增长29.4%。

邮政通信领域不断得到拓展,业务种类多样化,邮电通信能力明显提高。2003年末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2.62万门,比上年增长11.0%;固定电话用户数10.36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数6.20万户,分别增长27.9%和45.3%;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20.2万户(含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增长41.7%;小灵通达到15546部。互联网注册拔号用户数2194户,下降5.1%;互联网主叫电话号码计费用户数5049户,储值卡用户24660户,增长0.2%。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在下半年摆脱“非典”的影响后,逐渐畅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4.81亿元,增长10.3%;餐饮业零售额4.28亿元,增长18.0%。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4.33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76亿元,分别增长11.9%和12.1%。

城乡集市贸易成交活跃,成交额稳中有升。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7.34亿元,比上年增长4.5%。

七、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持续向上。2003年全区进出口总值5.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出口总值3.81亿美元,增长16.8%。

利用外资势头良好。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33宗,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1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3.5%和2.4倍;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增长4.0%。

2003年我区在开发旅游资源,建设具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等方面加大力度,并取得初步成果,“皂幕凌云”被选为佛山新八景之一。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9.6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6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6%和22.7%。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03年实现区本级财政收入3.02亿元(新口径),比上年增长20.7%。

金融机构存贷款均呈现较大幅度增长。2003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4.04亿元,比年初增长30.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7.99亿元,增长21.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1.77亿元,增长20.2%。

保险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2003年,全区保费收入7147万元,赔款、给付141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4%和1.3%。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取得新的突破。沧江工业园一举跃升为“国家火炬计划佛山新材料产业基地”,从而成为广东省第二个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全国第37个火炬计划“国字号”园区。

在科技计划管理方面,2003年我区列入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和省的火炬计划项目共5项,科技进步奖励方面,2003年我区共获佛山市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是我区有史以来获佛山大市奖励项目最多的一年。高明区共评选出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方面,2003年末止我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8家,高新技术产品达41种。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2003年全区共申请各类专利149件,其中发明专利14件,实用新型专利21件,外观设计专利11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