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海曙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3 宁波市海曙区统计局

●国内生产总值22.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财政收入6.53亿元,比上年增长49.2%。

●工业总产值34.72亿元,比上年增长24.3%。

●第三产业营业额170.10亿元,比上年增长30.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2亿元,比上年增长20.2%。

●外贸自营出口额963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4%。

●利润总额3.61亿元,比上年增长37.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0亿元,比上年增长29.0%。

2002年,按照区委、区政府年初确定的经济工作目标,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商贸兴区”发展战略和“引进、调整、发展”的经济工作方针,以优化环境为主题,引进企业为主线,增加税收和促进就业为目标,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市场繁荣稳定,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一、综合

2002年,全区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28亿元,比上年下降6.2%;第二产业增加值6.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15.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1.2:28.8:70.0。

2002年,全区财政收入继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6.53亿元,比上年增长49.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9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4%。全年本级地方财政支出5.45亿元,比上年增长32.5%。

二、农业

农业经济坚持“双增”目标,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土地面积减幅较大,粮食、蔬菜、蔺草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随之下降。

2002年,全区农业总产值4002万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比上年减少4.5%。其中:种植业1743万元,比上年减少22.8%;畜牧业2253万元,比上年增长17.1%;渔业6万元,比上年减少33.3%。全区农业增加值2788万元,比上年减少6.2%。

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25吨,农药使用量6.6吨,比上年分别下降36.4%和31.3%。

三、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产销衔接良好,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保持稳定。

2002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4.72亿元,比上年增长24.3%;

工业增加值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占GDP比重为22.0%。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7.3%,产销率95.9%,十一项评价考核指标综合得分为185.79分,比上年提高1分。2002年,全区列入技改项目27个,完成技改投资1.30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有7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2.10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15亿元,比上年下降7.7%;房地产开发投资8.65亿元,比上年增长44.7%。

房地产业在上年快速回升的基础上,2002年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全年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98.3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3.0%,其中新开工面积36.2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8%。竣工房屋面积29.6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1.56%。商品房屋销售额7.76亿元,比上年增长381.9%。年末拥有房地产开发企业15家,土地评估、房屋评估和房产交易二级市场各1家。

2002年,完成建筑业产值(区属)10.85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建筑业增加值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实现利润3346.26万元,比上年增长100.7%。

五、国内贸易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商贸大区地位进一步巩固。商业经济在乐购、新一佳、伊斯丹百货等大型超市、卖场的带动下较快增长,饮食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继续快速增长。

全年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5.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0.0%,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73.1%。完成第三产业营业额170.10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2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实现第三产业利润1.83亿元,比上年增长87.3%,三产利润占全区利润总额的比重为50.8%。

市场建设的规模和层面不断扩大和拓展,市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年内新增百货、妇儿用品、水产品、电动车、旧货调剂等各类市场7个,年末拥有各类市场56个,其中:农副产品市场23个,工业品消费市场23个,工业生产资料市场10个。集市贸易成交额53.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0%,有9个市场成交额超亿元。年末拥有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企业12286户,从业人员31376人。

六、外经、外贸

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对外经贸合作成绩突出。2002年,全区完成外贸出****货值9.58亿元,外贸自营出口额9636万美元,均比上年增长31.4%。以海曙区科技工业园区为投资载体,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新增外商投资企业25家。

全年合同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2521万美元和1884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减少2.2%和增长54.1%。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按照“与时俱进,创新争先”的要求,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社区建设信息化、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等重点,科技发展再上新台阶。2002年全区本级财政科技投入达1199万元,比上年增长34.1%,科技三项经费达785万元,比上年增长35.1%。全年共列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6项,其中新产品试制项目18项。科技成果鉴定5项,其中新产品鉴定3项,有4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教育工作紧紧围绕“走内涵发展道路,努力形成理念新颖、管理规范、质量领先、装备现代的区域性教育特色”工作目标,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02年,区财政对教育投入7647万元,比上年增长25.4%,全区学校的电脑、语音、多媒体教室和校园内闭路、通讯、音响、网络系统均达到100%;教师电脑用机达到每人1台,学生用机达到每11人1台,并在区少年宫内建成区劳技培训中心和电子阅览室,为学校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2002年被评为国家、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各1所,市现代化教育技术示范学校2所。

校长、教师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45周岁以下教师100%达到省计算机应用能力二级资格证书。2002年,爱菊艺校、孙文英小学、市第一幼儿园等校、园的校长和教师在全国和省级各类教学活动中荣获优异成绩。涌现出省特级教师4名,市名校长2名,市名师4名,区名校长1名,区名师14名,市教坛新秀23名。

特色教育已涵盖德、智、体、美、劳等学科,贯穿于法制、环保、科技、艺术、体育、国防等方面。2002年,区少年宫、解放南路小学等单位在全国、省、市的科技创新、小发明、舞蹈、声乐、器乐等各类比赛中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