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高明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是我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和谐跨越战略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抓效益、促发展”工作方针,推动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各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良好。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统计,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72.76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6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207.40亿元,增长30.1%;第三产业增加值50.31亿元,增长10.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7380元,比上年增长23.5%。 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2007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为5.5:76.0:18.5。与去年比较,第二产业比重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9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工业继续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一、三产业协调同步增长。 二、农 业 农业继续稳步发展。在工业高速发展,传统农业萎缩的情况下,全区及各镇(街)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农业园区,发展畜牧业和渔业等经济农业,农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得到稳步提高。 初步统计,2007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5.74亿元(产品产量参见附表),比上年增长2.5%。其中:种植业产值5.99亿元,与去年比较基本持平;林业产值0.41亿元,增长5.0%;畜牧业产值12.36亿元,增长2.9%;渔业产值6.81亿元,增长4.0%,农业服务业0.16亿元,增长2.5%。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继续推进,现代农业效益项目得到引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得到大力实施,打响绿色农业品牌。目前我区有45个生产基地取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51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称号,9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称号。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年机械总动力18.3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5%;化肥施用量(折纯量)1.32万吨;有效灌溉面积18.19万亩;农村用电量34339万千瓦时,增长1.5%。 三、工业和建筑业 以做大做强镇域经济为主线,继续走以园区为突破口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生产增长保持良好势头,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817.92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796.74亿元(产品产量参见附表),增长38.3%。工业增加值201.3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73.8%,工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86.9%,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0.9%。 镇域经济发展不断加快,荷城街道作为区域经济大镇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58.4%。产业基地建设力度加大,我区被认定为“中国纺织产业基地”。 沧江工业园科技企业创业中心建成省级科技企业服务中心,明城镇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建材技术创新专业镇”。至此,四个镇(街)全部建成“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体现了做大做强、优化发展的良好势头。 园区经济大力推动我区经济高速发展,并吸引大批优秀企业加入。2007年招商引资项目个数85个,其中:3000万元以上项目71个,亿元以上项目21个,外资项目16个,吸纳合同投资金额104.28亿元。引进项目中工业项目70个,合同投资金额53.09亿元。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施工项目18个,建筑房屋竣工面积59.2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9%。实现建筑业总产值9.96亿元,增长4.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渐趋平稳。2007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02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9.56亿元,同比增长23.9%;更新改造投资14.12亿元,同比增长46.3%;房地产开发投资10.00亿元,同比增长142.5%。 投资主要分布于第二、三产业,三次产业投资协调增长。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42亿元,同比增长24.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5.98亿元,同比增长17.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7.62亿元,同比增长92.0%。三次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构成为2.5:68.7:28.8。 五、交通和邮电通信业 全区按照总体交通规划与布局要求,切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推进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交通网得到进一步完善,“四纵四横”干线公路网络已初步形成。2007年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747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48.8公里。全年完成全社会客运量829万人,比上年增长2.2%;旅客周转量36948万人公里,比上年比上年增长1.0%;完成货运量1136万吨,增长3.6%,货物周转量7476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5%。港口货物吞吐量424万吨,比上年增长4.9%,旅客吞吐量8.83万人,比上年增长0.1%,其中:离境旅客4.51万人,比上年增长2.0%。 邮电通信业务稳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5.91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电信(含移动、联通、电信、网通、铁通)业务总量5.69亿元,同比增长2.0%。年末电话用户数12.69万户,下降1.9%,其中:小灵通用户2.78万户,下降15.2%。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33.54万户(含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同比增长20.3%。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流通畅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2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8.24亿元,增长24.3%;餐饮业零售额10.48亿元,增长26.6%。农村和城市消费市场协调发展,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8.62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0.11亿元,分别增长26.8%和20.0%。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0.09亿元,比上年增长7.2%。 七、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形势良好。2007年全区进出口总值12.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出口总值9.82亿美元,增长36.4%。 利用外资情况稳步发展,引资质量有所提升。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24宗,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1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1%和36.0%;全年实际利用外资0.89亿美元,增长18.1%。 加强旅游宣传推介,推动全区旅游业发展,形成了以“山林水都”为旅游发展指导的良好发展局面。2007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5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6.8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0%和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