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三水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是我区圆满完成“十五”计划主要目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国民经济取得新进展,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和谐社会建设收到新成效,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 全区经济保持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态势。初步核算,200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8.08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14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121.26亿元,增长37.3%;第三产业增加值62.68亿元,增长10.2%。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910元,比上年增加11330元,增长28.6%。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构成的比例为7.2:61.2:31.6。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在2005年度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100强评比中,我区分别排名第8位和第20位,5个镇(街道)全部入围全国首次小城镇综合发展指数测评(千强镇)排名。 物价稳定,涨幅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7%,涨幅比上年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7%。 就业形势好转,就业难问题不断得到解决。年末全区从业人员28.43万人,比上年增加2.39万人,其中,一产业6.80万人,二产业14.50万人,三产业7.13万人。全年区劳动力市场入场招工用人单位1890个,入场求职者5万人,新增就业岗位2万个,安置就业人员1.75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0.88万人,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463个。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89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比上年略有下降。 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电力等资源约束矛盾突出,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城乡发展不够协调,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0.83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种植业产值8.65亿元,增长4.7%;牧业产值15.36亿元,增长5.6%;渔业产值6.49亿元,增长5.2%。 农作物种植结构继续调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1万亩,粮食总产量4.1万吨,比上年分别下降5.3%和6%;蔬菜种植面积24.9万亩,增长2%,总产量54.49万吨,减少1.1%。 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克服了国内外“禽流感”疫情的影响,全年生猪上市量63.67万头,比上年增长8.6%;三鸟上市量4573万只,比上年增长8.6%。淡水养殖面积15.7万亩,比去年增长0.8%,水产品总产量9.32万吨,比上年增长4.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486亿元,比上年增长46.2%;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15.77亿元,增长38.1%。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438.67亿元,比上年增长54%,完成工业增加值107.71亿元,增长44.4%。其中,轻工业总产值155.97亿元,增长34%;重工业总产值282.7亿元,增长62.5%。 民营工业高速发展,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18.9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5.6%,比上年增长60.1%。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较大的行业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97.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2.5%;造纸及纸制品业,增长58.9%;陶瓷制品业,增长54.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42%;纺织业,增长41.9%;塑料制品业,增长41.6%;金属制品业,增长20.2%。 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424.84亿元,比上年增长52.8%,销售率为96.8%。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区资质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6.42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建筑工程产值5.75亿元,增长3.2%;安装工程产值0.37亿元,下降15.9%。全年共完成施工面积129.4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1.62万平方米。建筑业增加值5.5亿元,比上年增长2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09亿元,比上年增长41.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3.82亿元,增长48.6%;更新改造投资13亿元,增长20.3%;房地产开发投资4.33亿元,增长33.2%。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比例继续加大,共完成71.6亿元,占全部投资的77.8%,比上年增长53.3%;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65亿元,比上年下降7.9%。 积极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省道清龙线大塘段通车,三水二桥及其引道工程已完成工程量80%,省道盐南线、迳口区干线公路改造已接近完工,南丰大道扩建工程进度加快。同时,西乐路、塘西路、白金Ⅲ期、乐大线等完成了前期的规划立项工作。 五、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区境内公路通车营运里程720公里,水路通航里程98公里。年末全区汽车保有量达22470辆,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5472辆,增长13.7%,当年新入户私人小汽车1865辆。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8695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6%;旅客周转量25739万人公里,增长9.3%;港口货物吞吐量819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247万吨。 邮电通信部门完成业务总量6.4亿元,增长25.7%,其中,邮政0.37亿元,电信1.85亿元,移动和联通4.14亿元。移动电话用户41.9万户,增长8.5%。年末本地电话用户19.8万户,其中住宅电话8.96万户,流动市话6.85万户。全区共有公共电话点2.54万个,网络用户3.96万户,其中宽带用户3.16万户。 旅游业畅旺,被誉为“佛山第一漂”的九道谷漂流正式开业,三水侨鑫生态园被国家旅游总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三水森林公园孔圣园成为广东省首个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和佛山市公民素质教育示范点。2005年全区共有旅游景区6个,涉外星级宾馆7家,全年旅游营业总收入8.12亿元,比上年增长21%。城市接待总人数为266.37万人次,其中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数168.53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25.5%和22%。在接待总人数中,国际游客为46.45万人次,增长16.2%。 六、国内贸易 世界500强企业正大集团易初莲花连锁超市入驻三水,带动全区消费品市场畅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1.88亿元,增长12.3%;餐饮业零售额13.68亿元,增长11.8%。在零售总额中,城镇零售额42.62亿元,增长12.1%,农村零售额12.94亿元,增长12.4%。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完成批发零售贸易销售额60.58亿元,增长21.1%,完成零售额38.3亿元,增长13%,民营餐饮业营业收入12.47亿元,增长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