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2 佛山市顺德区统计局

佛山市顺德区统计局

2005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和体制创新,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区域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圆满和超额完成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一、综合指标实绩

国民经济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初步核算,200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849.62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0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518.93亿元,增长24.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99亿元,增长15.2%。三次产业结构为2.8:61.1:36.1。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73506元,比上年增长18.1%。

市场物价总水平有所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9%。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比上年上升2.6%;消费品价格比上年上升1.7%。升幅较大的有:食品价格上升4.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升2.9%;衣着类价格上升1.0%。

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全面实施。建立健全三级劳动服务机构,全年成功推荐本地人就业23961人次;年末全区登记失业人员11252人,登记失业率为1.8%,比上年下降0.1%。

宏观经济效益继续上升,以增加值计算,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94079元/人,比上年增长21.7%。其中,一产业30736元/人;二产业86818元/人;三产业134488元/人。

二、农业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56.38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种植业12.87亿元,增长5.7%;水产养殖业35.18亿元,增长4.7%;畜牧业8.18亿元,减4.1%。

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投入资金0.79亿元,共整治旧基塘44468亩;疏竣河涌177条段158公里;修建排灌站23座、灌渠284条47公里;新建和改造农田电网138公里,机耕路321条293公里。

年末拥有农机总动力30.37万千瓦;全年农村用电51.21亿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势头迅猛。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22.17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20.14亿元,增长25.7%,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90.0%。全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953.08亿元,增长24.4%;完成工业增加值497.42亿元,增长24.5%。

规模企业数量增加快,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年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共223家,其中超10亿元16家,超100亿元3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9.62,比上年提高2.43个百分点;完成税利100.49亿元,比上年增长77.6%。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施工项目20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67个。全年房屋竣工面积390.4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28%。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0.08亿元,增长17.5%;完成增加值21.79亿元,增长18.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4.58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1.99亿元,增长53.7%;更新改造投资15.48亿元,增长15.13%;房地产开发投资49.56亿元,增长8.7%;城镇私人投资3.69亿元,下降29.7%;农村单位和私人投资71.09亿元,增长38.8%。商品房销售面积216.65万平方米,增长24.1%;商品房销售总额70.79亿元,增长29.3%。

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和效益有:顺德科技工业园在建企业55个,投产企业31个,厂房施工面积77.78万平方米,厂房竣工面积58.08万平方米。新建和改建公路40公里;更新改造供电设备能力31.5/11万千伏安/台,线路(110Kv以上)7.90/10公里/条;新建和续建学校24间,新增学位8800个。

五、交通、邮电通信

交通和邮电通信业有较大的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66.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9%。

年末全区有公路1699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密度2.1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180.7公里。全年公路运输线路长度7.60万公里,增长20.2%。年末拥有汽车144025辆,增长19.8%。其中,载客汽车89836辆,载货汽车52129辆。全社会旅客运输量5661万人次,其中,陆运5591万人次;水运70万人次。全社会货物运输量4096万吨,其中陆运3598万吨;水运498万吨。年末拥有船舶298艘。其中70吨以上船只248艘;万吨轮6艘。港口码头泊位76个,增长7.0%;全年水、陆运输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154961万吨公里,增长10.6%;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01256万人公里,增长2.4%。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694.84万吨,增长1.0%;内河港口旅客吞吐量69.90万人,下降1.5%。

邮电通信业务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46.8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75.76万门,增长1.0%;实占容量61.90万门,增长5.0%。年末全区电话总量306.04万户,增长12.1%。其中,固定电话(含小灵通)91.90万户,增长13.2%;移动电话214.14万户,增长11.6%。宽带上网用户11万多户,增长57.1%。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国内贸易流通畅旺。顺德国际家电博览会、家具博览会等会展的成功举办,有力促进了贸易的增长。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54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88亿元,增长20.8%。其中,批发零售贸易额167.01亿元,增长18.8%;餐饮业营业额45.87亿元,增长28.7%。

旅游业发展较快。全区旅游营业收入(含宾馆、酒店)30.54亿元,增长23.6%,旅游创汇收入12736.95万美元,增长34.8%。全年共接待过夜游客人数177.9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4%。其中,外国人33786人次,增长68.0%;华侨和港、澳、台同胞228477人次,增长19.9%;国内旅客151.70万人次,增长12.6%。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126.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出口贸易总额85.55亿美元,增长15.6%;进口40.55亿美元,增长1.1%。出口主要商品有:机械和电器产品68.73亿美元;纺织品及服装5.95亿美元;家具4.45亿美元。进口主要商品有: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5.92亿美元;钢材5.45亿美元;初级形状塑料3.28亿美元;制冷设备用压缩机1.05亿美元。对外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协议利用外资4.80亿美元,增长2.6%。;实际利用外资3.04亿美元,增长37.6%。

八、财税、金融、证券和保险

税收收入稳步增长。全区实现税收收入125.03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国税78.15亿元,增长14.1%;地税46.88亿元,增长13.7%。地方财政收入49.07亿元,增长19.6%。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55.70亿元,增长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