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宜兴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宜兴市统计局 2009年3月3日 2008年是我市发展进程中重要而又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紧密围绕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共同面对各种难以预见的重大考验和挑战,不畏困难,创新突破,全市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一年来,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城乡建设再创佳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稳步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测算,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跃上600亿元新台阶,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亿元,比上年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35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56386元,比上年增长13.5%,按年末人民币汇率折算,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达到8250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48100元,比上年增长13.6%,按年末人民币汇率折算,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达到7038美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蝉联全国第七名。 就业和再就业扎实推进。全年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32518个,实现就业人数27870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4500人,大龄困难群体再就业123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1%;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16631人。 民营经济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全市民营经济总户数4.9万户,比上年增长6.8%;其中:私营企业1.61万户,个体工商户3.11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3.5%和5.8%。民营经济从业人员32.15万人,比上年增加5.73万人,增长21.7%。注册资金460.4亿元,比上年增加90.96亿元,比上年增长24.6%。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411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276.8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0%和15.5%,分别占全市总量的68.5%和72.4%;上交税金48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占全市总量的66.8%。 价格指数冲高回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年初较高,从5月份开始逐月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104.1,上涨4.1%,涨幅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5%,消费品价格上涨5.3%,非食品价格上涨3.4%。八大类价格指数呈“五升二降一平”态势,其中:食品、居住、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分别上涨10.5%、3.3%、1.6%、1.1%、0.5%;衣着、烟酒及用品分别下降1.8%、0.1%;交通和通讯类指数持平。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粮油生产连续5年获得丰收。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多种经营产值35.25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多种经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0%。2008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97.97万亩,比上年增加8.63万亩。水产品养殖面积24万亩,其中特种水产养殖面积15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41.93万吨,比上年增长11.2%。油料总产量1.32万吨,比上年增长8.3%。茶叶总产量6359吨,比上年增长0.1%。肉类产量3.99万吨,同比增长21.6%;其中禽肉产量1.43万吨,同比增长23.3%;猪肉2.12万吨,同比增长4.4%。水产品总产量78623吨,比上年增长7.1%。 设施农业取得新成绩。至2008年底,全市设施农业总面积5.18万亩,设施化率为5.3%。其中,种植业发展较快,设施面积达4.68万亩,占整个农业设施面积的90.3%。全市设施养殖面积为5040亩,其中生猪养殖呈现强势,占设施养殖面积的58.7%,家禽(肉禽与蛋禽类)占22.2%,其它养殖业占18.0%。 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明显。水稻种植基本普及机械化,实现历史性突破。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52.18万千瓦。高效农业面积占农用地的比例进一步提高,蔬菜、林果等优势产业的亩均效益均超过上年。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提升,十大农业重点基地加快发展,“一村一品”特色村累计达到89个。阳羡茶品牌效应进一步放大,2008年我市荣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2008年全市工业实现总产值1762.48亿元,同比增长15.9%;实现工业增加值330.5亿元,同比增长16.1%。全市94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437.85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增加值283.98亿元,同比增长6.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分别占全市工业总量的81.6%和85.9%。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2008年全部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644.77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利税总额125.22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工业利润完成83.44亿元,同比增长14.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358.76亿元,同比增长12.7%;实现利税总额113.55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利润完成67.43亿元,同比增长18%。 工业园区功能强化。全市有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开发区2个。全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8.02亿元,累计完成工作量64.64亿元。园区内入区工业企业累计4098家,其中当年新增企业306家。工业园区在建工业项目623个,当年完成工作量130.47亿元。2008年工业园区中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24.04亿元、利税98.05亿元、利润65.0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4%、4.3%和18.2%,占全市比重分别为80.5%、78.3%和78%,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 建筑业实现较快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11.62亿元,同比增长17.3%。工程质量稳步提升,优质工程数量稳中有升。2008年建设工程项目中,荣获国家鲁班奖1项,参建国家鲁班奖4项;获江苏省扬子杯奖13项,无锡市太湖杯奖15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9.5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完成0.17亿元、150.38亿元和78.96亿元,同比第一产业下降60%,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8.4%和14.1%。民营经济投资完成148.2亿元,同比增长6.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4.6%;其中私营个体经济完成投资99.65亿元,同比增长17.2%。 市定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2008年市定重点工业项目105个,已开工94个,开工率89.5%;竣工或基本竣工55个,竣工率52.4%。全市工业建设项目823个,计划总投资651亿元,已累计完成工作量225.4亿元。2008年立项的服务业重点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12.05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88亿元。干线公路建设有力推进,渎边线、北互通连接线、宜广线改造段、通蜀路续建段竣工通车。景观环境进一步优化,104国道梅塍段、西互通一期等绿化景观工程全面完成,团氿风景区水上旅游项目启动试行。优质安全饮水工程快速推进,横山水供水全覆盖目标基本实现。宁杭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正式启动。宜兴抽水蓄能电站投入电网商业运行。电力、通信、热网、人防建设取得新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