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是南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年。勤恳的南海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十届二次扩大会议的工作部署,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打造“高效南海”为动力,全面实施东西板块发展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提升传统产业,不断壮大园区经济,积极发展城市经济,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合 全区整体经济呈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2004年实现生产总值(GDP)547.7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9亿元,比上年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9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223.26亿元,比上年增长13.0%。三大产业结构为5.5:53.7:40.8。 市场物价持续向上攀升。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7%,上升2.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升11.6%(粮食上升16.8%,肉禽及其制品上升23.9%,蛋类上升25.9%,菜类上升18.4%,干鲜瓜果类上升7.8%);衣着类价格上升0.2%;居住类价格上升3.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全区土地资源制约矛盾日益突出;电力供应不足,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本地富余劳动力增多,但是具有一定技能的熟练劳动力却比较紧缺;招商引资质量和招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发展规模经济的力度有待加强;水质和大气环境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农业 全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城郊型农业和特色农业。200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7.6亿元,比上年增长5.8%。种植业保持了平稳的发展势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89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8.32万亩,实现产值29.2亿元,增长6.5%,占农业总产值的50.7%。渔业生产取得了较快发展,水产品价格普遍比2003年上升了15%以上,水产养殖面积16.92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0.46万吨,实现产值18.70亿元,增长9.2%,占农业总产值的32.5%。畜牧业虽在年初经受到禽流感的冲击,但恢复较快,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发展,实现产值9.65亿元,增长4.5%,占农业总产值的16.8%。 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取得了较大成效。全区从事种养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共有4414户,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3个,带动农户23158户,实现农产品年销售额24.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近2倍。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4个,其中,蔬菜生产基地10个,面积2.01万亩;水产品生产基地4个,面积达1.5万亩,年产量1.4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今年以来,全区克服错峰用电、劳工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有力推动全区经济的快速增长稳步发展。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50.95亿元(12月快报数),比上年增长1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高速增长,实现产值933.34亿元(12月快报数),增长33.0%,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率达74.6%,比上年提高了9.9个百分点。民营经济稳定增长,全区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50.04亿元(12月快报数),增长19.5%。 从镇域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西部板块镇(街道)工业发展势头比较迅猛:金沙、狮山、小塘等镇(街道)工业增长速度均在30%以上;东部板块的部分镇(街道)工业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从行业发展情况来看,传统产业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新兴产业发展不断提速,如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63.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4.8%;汽车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5.4%。从企业方面来看,规模经营不断壮大,支柱行业大幅增长。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包铝型材)实现产值172.7亿元,增长26.2%,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8.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实现产值136.6亿元,增长53.2%,占14.6%;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实现产值107.7亿元,增长48.8%,占11.5%,其中陶瓷制品业实现产值56.4亿元,增长41.0%;金属制品业实现产值85.9亿元,增长44.4%,占9.2%。 建筑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39.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55.20万平方米,增长21.7%;房屋竣工面积241.49万平方米,增长22.0%。建筑业总体呈现效益上升的态势。全年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5.51亿元,增长21.4%。其中:利润总额2.98亿元,增长21.1%。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4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表现活跃。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8.13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5.7亿元,增长14.5%;商饮业固定资产投资27.76亿元,增长196.6%。房地产开发投资34.40亿元,增长17.4%。 东西板块发展战略对投资的引导作用显著,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中,东部板块投资占43.7%,西部板块投资占56.3%;在商饮业固定资产投资中,东部板块投资占64.4%,西部板块占35.6%;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中,东部板块占30.3%,西部板块占69.7%。东部板块在加大对第三产业投资力度的同时,注重提升工业投资的质量;西部板块在大力引入工业投资的同时,注意搞好第三产业的配套投资。我区东西板块发展战略初见成效。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引导和带动下,交通运输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0.52亿元,比上年增长213.1%。货物运输周转量29.68亿吨公里,增长13.0%。全年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5.22亿人公里,增长24.5%。 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现代化通讯工具进一步普及。全年实现业务总收入24.26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全年电话交换机容量149.90万门,增长105.4%。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75.19万户,增长3.0%。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73.33万户,增长43.1%;年末因特网用户44.05万户,增长91.5%。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为每百人66.72台。 今年旅游业摆脱“非典”的影响,旅游项目不断丰富,特色和魅力日益凸现。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8.76亿元,比上年增长50.3%,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5.56亿元,增长50.8%;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886万美元,增长47.3%。全年接待过夜游客206.97万人次,增长30.0%;出境旅游4.15万人次,增长2.5%。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持续活跃。随着经济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增强,消费品市场保持了持续活跃,特别是我区东部板块商业圈雏形显现,吸引了广佛两地众多的消费者。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