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滨湖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2 无锡市滨湖区统计局

2004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以“两个率先”为目标追求,以思路创新来破解难题,以重点突破来带动全局,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保持了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全面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调控目标。

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亿元 ,增长2%;第二产业增加值130.1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84.4亿元,增长17.3%。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980元,比上年增长11.3%;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5%,超过上年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7%,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其中,私个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5%,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农 业

农业结构继续调整,加快调整以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为重点的农业种植结构。2004年调减1.05万亩粮食种植面积,其中粮改蔬菜2450亩,新发展茶果2900亩,花卉苗木1050亩,水产畜禽600亩,绿化3500亩,粮经比例达到3:7。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5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全年粮食总产量2.82万吨,比上年增长11.2%。农副产品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扩大生产,全年蔬菜产量比上年增长0.1%。荤食品产量增长2.3%。

工 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2004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适销对路的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列入统计的48只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26只,占全区统计产品数的54.2%,增幅在15%以上的有19只,占39.6%。一批重点产品继续保持了强劲增势,如起重设备增长40.9%、通讯电缆增长30.8%、铁合金增长26.6%、半导体集成电路增长25.3%、交流发动机增长22.0%、啤酒增长20.3%。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区实现工业纳税销售453.88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461.37亿元,增长39.8%;产销率为98.7%;实现销售收入370.5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实现利税30.41亿元,增长16.8%;利润18.04亿元,比增长22.9%。

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房地产

投资力度强劲,投资结构趋于优化。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42亿元,增长22.1%。其中,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6.08亿元,增长59.1%。在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46.5亿元,更新改造投资12.5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37亿元。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5.2亿元,增长35.4%;三资投资5.8亿元,增长35.2%;民营投资85.7亿元,增长1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01亿元,增长48.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5.02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5.39亿元,增长32.3%。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26亿元,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建成投产项目836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90%;新增固定资产82.6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81%。

建筑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1%。54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企业总产值30.56亿元;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332.33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87.1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31.91万平方米。

房地产开发持续升温。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0.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7亿元,增长79.6%,商品房施工面积为218.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为49.9万平方米,分别增长27.6%和10.1%。商品房购销异常活跃,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4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34.6万平方米。

贸易业、开放型经济

消费品市场购销两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95亿元,增长16.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4.45亿元,增长15.2%;餐饮业零售额9.05亿元,增长25.9%;其他行业零售额1.45亿元,增长2%。

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年末拥有各类贸易市场28个,贸易市场成交额23.93亿元,增长17.6%。

开放型经济水平提升。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86亿美元,增长46.6%。其中,进口总额1.22亿美元,增长51.1%;出口总额2.64亿美元,增长44.6%。;完成协议注册外资5.06亿元,增长63.8%;到位注册外资2.50亿元,增长38.9%。

私营个体经济

私营个体经济迅速壮大。全区私营个体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强劲态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区私营个体企业1.82万户,从业人员7.13万人,注册资金75.65亿元,分别增长4%、6.7%和16.1%。私营个体实现增加值94.83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313.61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亿元,上缴税金10.22亿元,分别占全区总量的43.5%、53.7%、59.4%和32.3%。

旅游业

旅游业拓展提升。围绕“百姓旅游年”主题,相继举办了灵山浴佛节、首届中国长三角自驾车旅游节、首届太湖花会、龙寺生态旅游周等30次节庆活动。游园人数和收入实现双增长。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460.64万人,增长23.1%;旅游总收入达38.62亿元,增长22.4%;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34亿美元,增长19.4%。

财 政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区财政总收入31.6亿元,增长23.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14亿元,增长16.1%;财政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为3.55亿元、3.72亿元,分别增长3.7%和8.7%。支出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支出增长22%;文教卫生事业费支出增长25.4%;城市维护费支出增长80.7%;行政管理费支出增长51.1%;社会救济费支出增长22.5%。

教育、科技

教育现代化水平继续提升。全区拥有中等学校8所,小学39所;中等学校在校学生13371人,小学在校学生29317人;幼儿园70所,幼儿园入园儿童12665人。

全年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省级2项、市级10项。全年共申请专利337件,其中发明专利26件、实用新型专利155件、外观设计专利156件;专利授权数为169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实用新型专利124件、外观设计专利35件。

文体、卫生、民政

文体市场得到发展,举办了区首届运动会和首届特色家庭文化节。全区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群众文化馆10个;影剧院5个;图书馆1个,藏书4.8万册。